第A6版:地理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行坊”以及后续往事

  “孝行坊”旧影

  □王建勇 

  

  节孝坊是旧时女人崇尚贞节、为亡夫守节、经官府奏准为表彰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节孝坊源于宋而盛于清。

  位于宁波江北区慈城镇黄山村西方家渡南岸的“孝行坊”,据《光绪慈溪县志》载,是清朝大臣、浙江巡抚安泰为表彰慈城黄山王朝栋(1751~1775)之妻陈氏而立建,故该坊亦称“王陈氏节孝坊”、“安泰坊”。

  “孝行坊”,整体结构为四柱一门。上层为透雕工艺,雕有“仙鹤起舞”、“二龙戏珠”等图案,左右对称,造型美观。牌坊中间有楷体“孝行”二字。

  王朝栋,字隆占,朝议大夫。朝议大夫为清朝四品官员。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仅24岁的王朝栋因“伤寒疾殁”。当时,陈氏20岁,儿子王肃雍年仅3岁。陈氏“独持门户,尽守妇节,日夜纺织,备尝艰辛”,含辛养育儿子王肃雍(《光绪慈溪县志·陈氏传》)。王肃雍不负母亲陈氏的期盼,后来也官至“朝议大夫”。

  为了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王肃雍为母请旌,请求朝庭为其母立节孝坊,以示表彰。安泰于嘉庆十二年(1807),奉朝廷之命在方家渡南岸建“孝行坊”。

  王肃雍有王庸德、王庸义、王庸敬三个儿子。作为“朝议大夫”的王肃雍,生活当然不用像他母亲陈氏一样艰辛,他在家里建造了书屋“万绿轩”。书屋前种有各种花卉树木;书屋后建有小池,一到夏日“池中碧荷莲莲”,还种了俢竹,“摇曳于淡月清风之际,颇见韵致”;书屋內“插架千卷,直省志乘为多……”(《黄山小志》)书屋优雅的环境,也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后来,王肃雍长子王庸德,官至奉直大夫(清文职五品官员),任温州平阳县学教,著有《然松阁文稿》;次子王庸义,为国学生,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供事、奉直大夫;幼子王庸敬同知衔加一级(官阶从四品),著有《王氏通谱》、《亁坤谱》、《王氏十一志》等书。

  从王肃雍次子王庸义、幼子王庸敬所从事的修谱、写志工作,可见“万绿轩”书屋中所藏的各省志书、列国史书对他们兄弟日后所从事工作的影响;这些藏书也为王庸敬著写《王氏通谱》、《亁坤谱》、《王氏十一志》等书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据记载,王庸敬为了著写《王氏通谱》等书,曾到绍兴、温州、杭州、上海、江苏无锡、太仓等地实地考察、走访,査阅各郡邑省志300多部,并广邀族人在“万绿轩”内进行讨论、校对。在《王氏通谱》文稿快完成时,王庸敬积劳成疾,于同治七年(1868)十二月因病去世。临死前,王庸敬将夫人、儿子叫到床边对他们说:通谱是我一生心血,今尝未刻版付印,望你们日后能帮我付印出版。后来,他的儿子王仁元将父亲留下的遗稿进行校对、核实、补充,于光绪十七年(1891)将共计106卷、82册的《王氏通谱》刻版付印,实现了父亲的夙愿。

  王庸敬所著的《王氏通谱》,是目前我国王氏宗谱中收集最广泛、内容最全面的一部著作,是研究中华王氏文化必须阅读的经典谱牒。

  由于书香浸染,家风传承,王肃雍孙子王治本(王庸德之子)精通诗文,工书善画,是宁波府学博士,曾在杭州一书院教书。明治年间受日本著名汉学家广部精的邀请赴日,被日清社聘为汉语教授,并担任《日清新志》汉文杂志主笔;后创立诗社“闻香社”。在日本三十多年里,王治本足迹遍及日本各地,传播中华文化。

  光绪二年(1876),清政府任命何如璋为驻日公使,中日两国邦交由此开始。清政府驻日使团,在异国他乡遇到了“翻译通事,颇难其人”等困难。王治本等王氏兄弟积极协助晚清驻日使团选定馆舍地址,还被聘为中国驻日公使馆的首任翻译。王治本还与当时驻日参赞黄遵宪等人,帮助、引导、启发日本人阅读《红楼梦》,使《红楼梦》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从而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日本“红谜”、研究者和专家。

  在日期间,王治本出版了诗集《舟江杂诗》、《新泻新繁昌记》及《王治本笔谈》11册、《桼园笔谈》11册(现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被日本文人儒士“仰之如泰斗”(《仙台人名辞书》),为中日民间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立牌坊在强调纲常伦理的封建社会,宣扬的是“从一而终”的理念,牺牲的是妇女的自由和权益,但它所蕴含的自立自强、以家为重的精神,在当时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维系家庭、稳定社会的作用。曾经耸立于方家渡南岸的“孝行坊”,已在岁月的风雨中消逝,但它毕竟隐含了一段连绵书香的故事。

  投稿E-mail:ljz@cnnb.com.cn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