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每年8月到11月,是过境鸟和冬候鸟飞抵宁波的高峰期。然而,驱车3个小时,肉眼所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只白鹭。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会员、宁波爱鸟人士李超10月14日感叹地说:“无论是鸟的数量,还是种类,都比往年少了。”这种现象本不该出现,因为候鸟迁徙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年复一年在特定路线上飞行,准确回到繁殖地和越冬地。 10月16日《宁波晚报》 全球一共有8条鸟类迁徙路线,有3条经过我国境内,其中鸟种数量最多的一条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宁波恰好在这条迁徙路线上。候鸟通常沿海岸线飞行,在宁波过境时会选择镇海岚山水库、慈溪龙山或杭州湾湿地等地短暂停留,补充体力。停留时间一般为2到3天,最长不超过一个星期。然而,这种往年常见的景象,如今却变得稀奇了,从乌泱泱变成了稀拉拉。迁徙的候鸟少了,照见了多少现实无奈? 迁徙的候鸟少了,我们不得不追问: 第一,栖居之地是否不是天堂?鸟类的栖居之地,被称为鸟的天堂,然而由于环境的不断恶化,很多鸟的天堂,已经成为了鸟的地狱。往年的时候,途经宁波的候鸟都是乌泱泱的一片一片的,如今却没有了这样的场景,这是否意味着,在鸟类的栖居之地,就出了问题?不能说一定是这个原因,但是一定会有这样的因素在其中。希望动物保护部门能就此展开调查,到候鸟的栖居之地去摸摸底。 第二,迁徙途中是否凶险多多?2014年的时候,央视开展了一次深度调查,发现在候鸟迁徙的途中,四处潜伏着危急,不法人员为候鸟设置了很多陷阱,捕鸟的天网,打鸟的枪声,让候鸟的迁徙不再是一帆风顺。很多候鸟在迁徙的途中成为了美味佳肴。那么,此次候鸟的,是否也可能是迁徙途中凶险连连导致的?监管部门需要在国内的3条候鸟迁徙路线上做些事情,安排人员保护候鸟安全地通过迁徙之路。 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会员、宁波爱鸟人士李超提醒食客,候鸟迁徙期间,如果食用野味风险很大,因为候鸟迁徙途中会携带很多病毒。这是有科学道理的。问题是,仅仅是提醒,能拯救候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