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 羽 并不是每一个暖心的小故事,都适合改编成电影,因为很多个人情绪化的东西必定得借助电影艺术的手段进行银幕展示,勉强架构,则会力有不逮。然而青年作家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是被拍成了电影———幸亏导演在结构上做了很大改编,这才将书中几个最为经典的故事娓娓道来…… 既然故事的载体已从文字变成了表演,那么它是否还能诠释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一主题呢?事实证明,邓超饰演的主人公陈末的确见证了朋友世界里的那些纷纭的过客,同时也亲历了从自己心爱之人的世界里路过。 影片一共讲述了三段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在原著中,这三个故事互不相干,但在电影里,它们借由主线人物而勾连起来,并共同促成了陈末本人情感的成熟和转向。彼此路过,也许是有缘无分,但这种“路过”绝不是冷眼旁观,置身事外,而是真实经历后,心未沧桑,情不冷淡。 警花荔枝遇到了理工男十八,有意思的是,这位内向、木讷且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人一心要保护维护社会治安的女警察。爱情真是没有道理可言,因为爱上了,所以滋生保护欲,所以无视自己的软肋,会自不量力地去勇斗歹徒。大概就像老歌里唱的“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吧。片中,十八给了荔枝一个在关键时刻可以启用的报警器,还有就是隐藏在所有家电里面的温馨提示,尤其是车上的导航仪,一个劲地絮絮叨叨,宛如沉浸在爱情中的痴人。但最后,两人还是遭遇生死别离……当十八的声音再一次从冰箱、洗衣机、导航仪中传来时,荔枝心如刀绞。这份爱情本是多彩的童话,可残忍的现实瞬间把它逆转了,唯一可慰人心的就是:别离了,但爱还在。 猪头和燕子的爱情就有点“单恋”的意味了。猪头的爱,明显带有一种“固执”。燕子是猪头的全世界,他为了她赚钱,买房,努力打拼;为了她,仿佛有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神通。可燕子注定是燕子,飞去飞来,猪头再好也禁锢不了她舒展的双翅。订婚宴其实是分手宴。猪头只能微笑着祝福,一个转身后,又失声痛哭。岳云鹏演绎的这一幕毋庸置疑是全片中最让人肝肠寸断的戏。燕子的离开,不仅残忍地颠覆了猪头的世界,而且否定了猪头所有为爱所作的付出……也许,“付出总有回报”这样“简单粗暴”的道理在爱情的方程式中并不一定每次都适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吗?没有。当你敲错了一扇门的时候,那扇门即便曾经为你开启过,最终也将关闭。求之不得的爱情就是如此,你是一个路人,你的爱情可以感动很多人,却始终无法改变你“路人”的身份———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路过就是路过。 陈末和幺鸡之间的爱,也许是更值得我们推敲和咂摸。陈末开始时也曾用自己的天真和赤忱去爱一个人,但因为爱情观念的差异,他遭遇了打击。之后他似乎依然非常擅长于帮助别人解答形形色色的人生困惑,却在自己的爱情的漩涡中挣扎不已。这就好比一个医生能治愈别人的病,对自身的病状往往无从下手。陈末由此一度用放纵和颓唐来掩饰自己的不舍、迷惘还有痛苦,直到他遇到了幺鸡。 应该说,在这几段爱情故事的选择和编排上,主创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它们基本可以概括当下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情感经历:猪头和燕子的爱情因太过实际而分道扬镳,非常具有现实色彩;十八和荔枝的爱情近乎童话,有点类似偶像剧,最能俘获少男少女们的心灵;陈末那“欲辨已忘言”的爱情里其实填充了“寻找自我”的主题,我们同样能从他的情感博弈中看到自己心灵的叠影。说到底,爱的内里,掩藏着的是对人生的不同选择。 无须讳言,其实世间很多爱情,仅仅只是路过而已。“天下有情人总成眷属”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这个愿望的感召下,我们努力着,奉献着。可爱情最后终将归结于柴米油盐,会重重地落到生活的现实之处。于是,剔除掉了幻想中的浪漫光晕,更多的就成了“爱而不得”的凄楚和悲凉。也许,只有我们的心灵还在“一意孤行”———没有你的地方都是他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