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伟 通讯员 谢小诚 去石浦等沿海渔村的时候,很多市民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鱼腥味怎么这么大啊。不过,如果市民再去一家鱼粉厂走走的话,那肯定会觉得渔村闻到的气味不过如此了。 台州温岭松门镇是海洋捕捞大镇,同时也有着10家左右的鱼粉生产加工企业。但昨天“甬台温生态文明建设行”采访团一行到松门镇的时候,虽然闻到了淡淡的鱼腥味,却怎么也感觉不到附近有鱼粉厂的存在。 原来,为彻底解决鱼粉生产过程中恶臭污染问题,松门镇建立了专门的水产加工园,将分散在各个区域的现有鱼粉生产企业重组合并后搬迁至该加工园。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鱼粉生产企业,同时还实现了转型升级,彻底改善了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松门镇鱼粉生产企业原有10家,主要分布在老城区,生产规模小,生产设施简陋,产品品质也不高,散发着臭气。因此恶臭投诉事件时有发生,企业、政府都承受极大的压力。 为此,松门镇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建立了专门的水产加工园,将分散在村民集聚区周边的鱼粉生产企业集中搬迁至加工园,并借着搬迁的契机,实现鱼粉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重组兼并,引进清洁化加工生产技术,更新管理理念,彻底改善了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重组合并后的这家鱼粉厂名为岭商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走进企业车间的时候,一股异味扑鼻而来。公司负责人林伟波说:“如果在以前,周边居民家里闻到的味道比现在还要浓郁10倍以上。”在车间里,一共有四条鱼粉生产线。虽然生产线都是全封闭的,但还是不能阻止异味散发出来。不过,在车间外,却只能闻到鱼腥味。 除了全封闭的生产过程外,企业还在车间的屋顶设置了先进的污水和废气收集、处理装置。“企业一共占地72亩,总投资2.8亿元。其中,在环保设备的投入上,我们一共花了2800万元。”这些环保设备每天能处理污水2000吨、废气3万立方米。 从今年9月试生产以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比以前降低了30%,原来每2千克原料生产500克鱼粉,现在也下降到了1.75千克。 “根据预测,今年我们的销售额可达到2亿元,明年将有望突破5亿元。”林伟波说,重组合并后,他们公司已经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鱼粉加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