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养育五胞胎的酸甜苦辣》 |
 |
《唐纳德的梦》 |
 |
刊登《唐纳德的梦》的那期杂志。 |
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的《读者文摘》(现改名为《读者》)承载着一代人的阅读记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由旭声教授是《读者文摘》的第一代插图师之一,不久前,他在宁波城南书院做了一次艺术讲座,之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画插图的故事与经验。 街头偶遇促成十年插图创作 记者:当年给《读者文摘》画插图的俞晓夫、黄英浩、王书朋等人都是美术界的实力派,那您是怎么成为这本杂志的插图师的? 由旭声:我和《读者文摘》的结缘源于一次偶遇。1987年,我在兰州大学教书。初夏的一天,我和妻子在兰州的白银路散步,偶遇大学同学高海军。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是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彼此难得碰到。高海军那时在《读者文摘》当美编。 后来他就邀请我试着为他们画插图,还说:“有言在先,《读者文摘》一般是向有影响的画家约稿的,如果你画得不好可不能用。”他给了我两篇文稿。我连夜研读了稿子,画出了插图。后来,我的画稿被采用了,他又向我约稿,就这样,我开始为《读者文摘》画插图,持续了十年。 记者:您总共为《读者文摘》画了多少幅作品?您最喜欢哪一幅? 由旭声:没具体统计过,两三百幅总有吧。我最满意的是插图《唐纳德的梦》。该文本讲述的是一个叫唐纳德的黑人工人,为了抚养6个女儿打了好几份工。为了让女儿们受到良好教育,唐纳德除了努力挣钱外,他还让爱好音乐的女儿们组成了乐队,乐队的演出所得支付部分学费。在父亲的激励下,六个孩子后来都成为了博士。 我画了这么一幅插图:高大的父亲站在画面中间偏右的位置,母亲站在最右边,六个女儿像憨憨的企鹅一样挨着父亲从高到低排在左边。我运用了国画写意的手法,笔不到意到,人物略作夸张变形,强调动态和形象特征,以形写神。这幅作品后来入选1989年(五年一届)的“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也获得过甘肃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反复揣摩之后再动手 记者:现在喜欢画插图的人很多,您有什么创作经验与大家分享? 由旭声:插图最大的特点,是要跟文本有密切联系,但又不能只是图解文字,而是在深谙文本精神之后的再创作。好的插图既要与文本相得益彰,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关于插图创作,我总结出了四种方法:水乳交融法、避实就虚法、貌离神合法和若即若离法。 水乳交融法,就是让插图与文本的内容和风格真正交融。如果文本是幽默的,那么插图也得是幽默的;如果文本是严谨的,那么插图也是严谨的。我曾经拿到一个写船舶事故的文本《资水河,我的船帮》,我配的插图就是沉重的大场景,密密麻麻的人群涌向了出事的河岸,整个画面的主体都是黑色的,但同时我又强调了一个失去了亲人的女人抢天呼地痛哭的细节。 避实就虚法,就是以插图之“实”补文字之“虚”,充分发挥绘画语言特性,引发读者联想。如我为《养育五胞胎的酸甜苦辣》一文的插图就是这样创作的,我不重复描绘文本中的内容,画面的主体是一个母亲正跪着为最小的孩子擦屁股,忽然听到了声响回头看,原来两个玩皮球的孩子碰撞了桌子,花瓶翻倒,桌下另一个孩子探出头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花瓶坠落的话有可能砸到这个孩子……此时,疲惫的父亲下班回家,看到了这混乱的一幕,而炉子上的水壶正在噗噗地冒水汽…… 貌离神合法,从表面看,文字的指向与插图的描绘似乎没有太多的联系,但仔细品味,却能发现这类插图与文本在意识流上还是有很大的关联性的。这在为诗歌配插图时很有用。我的方法,是在了解了诗歌的意境之后,撇开文字,单独去画一组自己想画的东西。有意思的是,这些画和诗作放在一起读,感觉却是非常吻合。 如果说前三种创作方法或多或少都体现了插图和文本的联系,那么“若即若离法”强调的是插图和文本的距离。插图和文本之间到底保持多大的距离是合适的?这是一个需要创作者反复揣摩的问题。 总之,插图既要尊重文本的内容要义,又要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给初学者的一些建议 记者:对于初学插图的人,您有什么建议? 由旭声:这个具体要看年龄段,如儿童听了老师讲的童话故事后画出来的想象图画,也可以视为另类插图,但我们别太认真地对应解读,而应该鼓励孩子率性画画。因为,儿童想象力极丰富,会天马行空地游走,那是一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的半自觉行为,是一种特殊年龄段的难得的直觉创作。 一般人学插图,首先要有相应的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有的人很有想象力也很有热情,但是手绘能力不强,无法表现想象中的画面,这就比较遗憾。在此基础上,就得增加文学艺术修养,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理解文本是画插图最基础的要求,有些学插图的学生往往在这个方面的修养比较欠缺。其次,学插图者更要关注中外艺术史及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关注国内外的最新艺术成果与潮流,站位要高,才可能做到博采众长,同时又能按照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想法去尝试插图创作。最后一点,我觉得学插图起步阶段,可以先临摹名家作品,对文本与图的关系、构思构图的艺术表现等方面都需仔细揣摩。在开始插图创作时,则应大胆想象,大胆处理,发挥潜能,表达自己内心最想要表达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模仿的痕迹也是正常的。记者 陈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