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 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时两年紧张施工,年底地面交通全面恢复

中山路综合整治,难在了哪里?

原因:耗时3/4的,是看不见的地下工程

  中山路东门口段
  中山路天一家园段

  □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吴培均 王杰华 摄影 徐文杰

  

  在老宁波人心中,中山路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一个情结、一个回忆、一种寄托,曾经的繁华,已经深深地刻入老宁波人的心中。为此,中山路综合整治牵动着诸多宁波市民的心。

  该整治自2015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近2年的紧张施工,已基本完成地下管线建设和道路结构施工,年底中山路将全线恢复交通。

  2009年6月,与中山路共线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启动开建到2014年5月建成。接下来,中山路又经历近2年的综合整治。很多市民会有疑问,这两年中山路到底修了什么?为何需要这么久?施工难点又在哪里?昨天,围绕市民关心的问题,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了市民们的疑惑。

  现场

  中山路整治后景观初现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中山路综合整治重要节点公园之一的樱花公园。刚进大门,就能看到一株枝干遒劲有力的染井吉野樱。据公园绿化施工方浙江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樱花公园项目经理谢炳煌介绍:“这株染井吉野樱直径约30厘米,树龄有近百年,这样树龄的染井吉野樱在宁波并不多见,但在樱花公园就有4株。整个公园内共种植了包括染井吉野樱在内的共23个品种的樱花。”

  园区内,一座钢结构的人行景观桥横跨大半个公园,颇为壮观。“景观天桥的建立,一是为了方便后塘河两岸居民出行,其次也能提升园内景观的观赏效果。”谢炳煌说。

  目前,公园内正在进行苗木种植和路面铺装扫尾工作,已完成90%的工程量,整个公园预计年内可建成开放。

  随后,记者来到了东门口,这里正在进行沥青路面的铺设。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沥青路面共分4层,分别为泡沫轻质土路基换填、混凝土底基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为提高交通通行舒适性,路面采用了连续配筋混凝土、桥头接坡换填技术、防沉降井盖技术等,建成后能缓解宁波地区常见的桥头跳车、窨井盖下沉等问题。”

  东门口的沿街商铺,正在进行建筑外立面改造,墙外钢管脚手架林立。“海曙一共8个街道,有7个街道毗邻中山路。列为整治范围的建筑立面共4.8公里,外墙面积达60万平方米,涉及900多家商户和3000户共计1万多个居民,民众关注度高。”海曙区住建局副局长孙建强介绍说,“在进行建筑外立面改造的同时,我们一并解决住宅小区内的绿化退化、栏杆锈蚀等问题,并对老小区郎官小区‘逢雨必涝’的低洼积水问题进行了改造,受到居民们的认可和支持。”

  记者了解到,整条中山路沿线需整治的单体建筑共176幢。目前,153幢住宅和公共建筑已完成85%的工程量,23幢商业和办公建筑已完成工程量的65%。

  在中山西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路面沥青已经铺装完毕,呈现在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双向六车道的机动车道。两旁的无患子和香樟等行道树也栽种完毕,景观效果初现。

  答疑

  中山路改造难在了哪里?

  工程的3/4,是看不见的地下工程

  记者了解到,中山路是宁波交通主轴,其整治颇受市民关注。我市在该工程的项目前期编制了《城市设计导则》,为一条城市道路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在全国尚数首次。

  由于市民对中山路改造寄予了厚望,期待整治完成的心情也十分迫切。不少市民纷纷打进本报热线询问,“中山路什么时候能施工完成?施工难点在哪里?”等问题询问的最多。

  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治时,困难最大的是地下空间整合、交通组织确保畅通和轨道交通保护上。

  中山路不仅是宁波交通主轴,还是各种地下管线交汇的管廊主轴。“中山路原有地下管线分建于不同年代,如今地下管线尤其是雨、污水管线已经暴露出管径不足、管材老化破损等问题。”为此,这次整治对中山路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更新提质。“改造后的地下排水管径最大可达1800厘米,暴雨重现期从1年调整到5年。”

  可能细心的市民也注意到,中山路改造在中间幅的改造速度较快,而南北两侧的改造就要慢上很多。“这实际上是因为管线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要在有限的地下空间内,将纵横向交错的各类管线有序排布,各管线施工必须紧密配合、交叉施工,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由于大量地下设施已经铺设,留给管线施工的空间极为狭小,大大增加了管线迁改的难度和时间。”施工现场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为保障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等管线在施工期间的正常运行,建设单位与管线权属单位采取绕行、新建临时线路、分段切割等办法破解难题。“我们还在部分重点线路上采用BIM技术。这是一种三维技术,能让复杂管线变得立体清晰可见。”这些三维资料如同管线的“体检表”,今后对管线使用和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截至10月,中山路工程累计新建改建各类管线5.19万米,其中燃气管线9691米、通信管线9100米、热力管线4583米、电力管线7280米、自来水管2971米、雨水管道10495米、污水管道7846米;迁改通信光缆274546芯公里,通信电缆55610线对公里。

  同时,中山路施工期间全线四条机动车道、两条非机动车和人行道正常通行。“我们还重点保障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基本通行,确保轨道站点、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的使用。虽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时间,但对出行影响降到了最低。”也就是说,中山路工程自开工以来,从未间断过正常交通。

  此外,整治工程全线位于轨道交通1号线上方,为了保障施工中的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施工期间采取多种措施,对轨道交通影响降到最低,并将在建成后成为轨道线上方坚实的保护壳。

  心声

  整治完成后

  希望重现繁荣景象

  在中山路整治工程沿线,商铺的建筑外都包围着钢架,这些商铺的建筑立面正在进行整治,宁波第二百货商店就是其中一家。

  宁波第二百货商店总经理黄炎水说:“中山路整治的进度非常快,相信改造完成后,中山路会更加美丽通畅。”

  对于整治后的前景,黄炎水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山路一直处于建设阶段,但是我们商店通过内部提升、品牌战略调整等措施,生意还可以。相信中山路经过整治,今后我们店的顾客会更加多,肯定能弥补过去的不足,生意也会越来越红火!”

  采访中,更多的市民对中山路整治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迎凤社区居民徐富宝说:“中山路整治是好事,无论是对于地下管线的安全也好,地面景观也好都是一次升级,这一点,作为沿线居民非常支持。中山路曾经被称为‘浙东第一街’,希望经过整治,能重现当年热闹繁荣的景象。”

  记者从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获悉,中山路将于12月底前全面恢复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通行,同步推进道路配套的绿化、路灯、交通等各类设施建设,绝大部分商业和办公建筑立面整治。

  “中山路整治工程涉及面广,随着沿线建筑立面整治、市政道路后退空间铺装和景观工程同步实施,不可避免将对市民出行、沿线店铺的经营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将进一步加强文明施工措施,尽可能缩短建设工期,将影响降到最低。”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广大市民对中山路工程建设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包容,助力推动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据悉,下一步,中山路整治还将加快统筹推进后续专项工程,力争2017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后退空间铺装、景观建设,早日建成环西路、西塘河、望京门沿线公园和碶闸街、江厦桥西人行地道,同步还将推进建筑立面夜景灯光等工程。对于中山路的综合整治进程,本报将予以持续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