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这个“大家伙”今天将破土而出

  2015年11月30日,“阳明号”盾构机在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现场施工。
  新华网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王元卓 通讯员 徐昭) 记者从宁波轨道交通集团获悉,今天上午,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类矩形盾构隧道试验段将实现贯通,世界最大断面的“阳明号”类矩形盾构机也将破土而出。

  这是国内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类矩形盾构隧道,同时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断面类矩形盾构隧道。

  随着宁波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推进,为有效破解城市核心区轨道交通建设的难题,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减小盾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宁波轨道交通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研发类矩形盾构的设想。历时9个月的研发,于2015年9月顺利研制完成了“阳明号”类矩形盾构机,并于去年11月在3号线一期出入段线投入使用。经过近一年的掘进施工,克服了穿越河流和房屋、穿越交通主干线、超浅覆土推进等种种施工难点,“阳明号”类矩形盾构隧道即将于今日正式贯通。

  据了解,“阳明号”由宁波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国内首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类矩形盾构机。这台重达720吨、总长约59米的“大家伙”,与目前国际上使用圆形断面盾构机挖掘不同,该盾构形成的隧道断面是一个宽11.83米、高7.27米的类矩形,是世界上最大断面的类矩形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类矩形盾构隧道比圆形隧道节约了35%的地下空间,经济效益高。”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朱瑶宏介绍。

  作为一项宁波地铁组织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技术,“阳明号”建立了类矩形盾构法隧道设计、装备、施工三大技术体系,在技术上解决了类矩形盾构全断面切削与异形复杂管片拼装技术的国际难题。在异型多刀盘切削系统、管片拼装系统、推进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首创性突破,为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利用及高标准环境保护开辟了一条新路,被多名院士、国际专家称为“世界先进”,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城市,“阳明号”的研发,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功样本。记者从宁波轨道交通集团了解到,该技术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5项,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8篇。

  “异形盾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地下通道、地下共同沟、地下排洪系统、轨道交通等建设,在城市核心区与老旧城区的地下工程施工时,可大大减少对地上和地下构筑物的影响,实现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的高度和谐。宁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未来10年这项技术将会被广泛应用。”有关专家表示。

  下一步,这项先进技术还将在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2号线二期、5号线等工程上进一步推广运用。同时,将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人行车行地道、地下共同沟等的建设领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