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收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歙砚做茶盘:时尚还是浪费?

  这是裘日生的一件获奖作品“瑞气祥和砚”,用的是唐坑眉纹石。
  裘日生说,像这样一个茶盘能做好几方砚台。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很多人以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产自安徽歙县,其实是个误会。真正的歙砚产区在江西婺源龙尾山,此地唐时属歙州,故名歙砚,又称龙尾砚。

  石质出众,色泽、纹理上佳的歙砚,自古受文人喜爱,也一直是收藏的热门。出生在婺源县大畈西坑的歙砚工艺师裘日生因近年来收到大量来自宁波的订单,去年干脆移居宁波,就近做起生意。

  近日,和记者聊起砚石,裘日生颇为感慨。原来,随着许多老坑资源渐渐枯竭,好的砚石越来越难寻了,而与此同时,一股歙砚茶盘热却悄然兴起。看着许多上好石料在自己手中刻成茶盘,裘日生又得意又无奈,“一个茶盘能做好几块歙砚呢!”但也没办法,毕竟生存要紧,该做的妥协还是得做。

  宁波喜欢歙砚的人不少

  裘日生说,采砚、刻砚是他们那儿的“地方产业”。村里的年轻人到一定岁数,都会进砚厂当学徒,有灵气的就留下了,坚持不了的出去打工,一直如此。

  裘日生喜欢石头。17岁开始做学徒时,就拿着不多的工钱买石头,为此还背了一些债。他经常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去龙尾山下的砚山村挖石头。那是上世纪90年代,石头没那么值钱,也没什么人“淘金”,不像现在,一条盛产籽料的芙蓉溪被人翻挖数遍,所有过去没人要的“废料”都被捡了回去当宝。

  2009年到2013年,是歙砚涨价最疯狂的时候。裘日生1.7万元打包买来的100多块石头原料,竟被人以190万元买走,他说“压根没想到”。他也不喜欢参与那些炒作物价的事,仍关起门来刻石头。

  歙砚,因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论砚》的推崇而名震天下。石色如碧玉,具有不吸水、宜发墨、不损毫、贮水不涸、易洗涤等特点,享有“孩儿面”、“美人肤”之称,多年宿墨,一濯即莹。

  因为好用,许多当代书家写字仍用歙砚。裘日生说,自从他在宁波开起歙砚店,有位喜欢写字画画,对文房四宝都有要求和收藏欲的客人时不时地来转转,挑了好几方好砚台回去,兼用、兼赏、兼藏。

  在老家从事歙砚制作与传承十多年的裘日生之所以选择来宁波,主要还是看中这儿有较大的市场。裘日生是江西省歙砚代表性技艺传承人,在地方上小有名气。前几年,有不少宁波的客户通过他留在网上的信息,联系到他,一路寻摸过去,在他厂里采购了不少歙砚。有个宁波客人一年就买了上百万元的货。

  裘日生知道,现在好的歙砚越来越少,一定有升值空间,但没想到在宁波有这么多顾客。在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后,2015年3月,他干脆携家带口移居宁波,开了一家以歙砚为主题的砚石店。

  歙砚茶盘很受欢迎

  多数客人买歙砚是为了收藏。挑选时,一看石材本身的质地,二看雕刻工艺和艺术手法的结合。

  石砚的雕刻一般以浅浮雕凸现纹样,辅以阴刻,有的适当穿插深刀技法。琢刻的图案生动雅致、简练流畅、浑厚而富于变化。纹样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走兽等,其中尤以云龙、龙凤、双凤、松鹤、竹节、荷叶、仙桃、灵芝、秋叶等居多。

  拿到一块石料,裘日生会想很久再下手。歙砚的价值一部分来自原料好坏与否,另一部分即是工艺高下。他要让每块石头在自己手中得到最华丽的绽放。2015年,裘日生用珍藏多年的唐坑眉纹石刻了一方“瑞气祥和砚”,获了一次比赛金奖。此件作品利用了石料原先的皮色,略带黄色的表皮既像云彩又像龙身上的金鳞,光芒四射,线条流畅,十分大气。

  裘日生还刻过好几方“兰亭刻法山水砚”,山石、树木、楼阁、人物相间,各种刀法杂糅,技巧细腻,很考验刀工。

  然而近两年,裘日生发现人们的兴趣点发生了变化,砚石做的茶盘代替砚台成为收藏热门。喜欢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对好的茶盘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石质茶盘不易吸水,不易变形,遇冷、遇热的时候不会干裂,不会出现褪色,远胜木质茶盘。其中,尤以砚石茶盘为优。砚石一般都比较润,排水流畅不会塞堵,也不容易沾染茶垢,即便沾上,也很容易清洗掉,是做茶盘的最佳选择。

  而且,黑色的砚石茶盘,配上传统雕刻工艺,放在办公室里厚重而大气。客人一听是歙砚做的茶盘,很容易唤起思古幽情,以彰显主人的品位,同时还有收藏保值功能。

  鉴于上述优点,近两年,裘日生店里的茶盘生意明显要比砚台好,几只大茶盘也放在店门口的显眼位置。茶盘种类不少,有盘龙绕凤的,有小桥流水的,有亭台楼阁的,还有素净简单“小清新”型的,出货情况都不错,一般刚制作完成就被订购走了。

  是时尚还是浪费?

  歙砚开采于唐代,宋时进入繁荣期。在宋朝文献中,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并称四大名砚。北宋唐积《歙州砚谱》、南宋《辨歙石说》、宋《歙砚说》等专著,对歙砚的缘起、砚坑、石性、石品和砚形都有详细的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公然夸奖:“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物,为天下之冠。”

  在名目繁多的歙砚之中,以眉纹坑、罗纹坑、金星坑、水舷坑、叶九坑、济源坑最为高端,但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一些唐宋时期的老坑遭遇封存,产量极少。

  出过不少细润罗纹砚石的砚坑桥头坑,是十年前砚山村民在拓宽马路时发现的坑口,现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口从坑口的上方经过,算是封存了。

  水舷坑临溪,最早是南唐时开发的,矿坑低于溪床五六米,常年水淹,开采极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两度开采,砚石有金星、金晕、水波罗纹。2005年2月,因拓宽马路,掏挖极深的水舷坑被填平,一代名坑也因之“沉睡”地下。

  古人认为砚石是天赐,采石须敬重,《歙州砚谱》的“攻取”篇记有“凡取石先具牲醪祝版,择日斋戒,至山下设神位十余于坛墠之上,祝讫发之。若稍亵慢,必有蜂虿虫蟒,毒物伤人之患立出。盖山川神物所拥护祕惜,尤不欲广传人间,所得不过百十枚即竭矣”。

  但今人趋利。芙蓉溪原是“老坑大全”,急流挟带石块沉寂于此,经过溪水浸润,出现不可复得的晶莹神采。如今,整条溪中连一块小石头都找不见了,连附近的田地都被翻淘多遍。裘日生如今所用来雕刻的材料多是早几年存下来的,“现在想在山上找一块好料是可遇不可求了”。

  所以,每做一块茶盘,裘日生都很慎重。一来,尽可能展现最好的工艺,不使材料浪费;二来,不免有些心疼,因为如果做茶盘的料用来做体积相对比较小的砚台,作废的残料会更少。

  裘日生说,刻茶盘多为济源坑、金晕、鱼子纹、罗纹的石料。而这些石料日渐枯竭,纵然对提升茶盘石料的升值空间有好处,但“我个人不建议歙石做茶盘,因为这会浪费有限的歙石资源,使它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