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城买土豆”,成人之美背后的职业农民缺失

  杨朝清

  11月5日起,青海六旬老人马先生来深圳卖土豆遭遇滞销无奈堆放街头。11月14日,了解此情况的深圳市民将此消息发布至网络和朋友圈,引起市民的接力转发和关注。受此影响,马先生的32吨土豆几乎一夜卖光。

  11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豆等农产品滞销早已见惯不怪。然而,经由微信朋友圈发酵,“全城买土豆”成为一个温暖的故事。融入共同体意识的“微公益”,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强大能量,众人拾柴、聚沙成塔,共同成就了“全城买土豆”的传奇与佳话。一个外地老人的境况,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网络改变了。

  面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深圳市民拒绝冷漠,成人之美,帮助一位老人走出困境。对于参与“全城买土豆”的市民来说,举手之劳可以点亮并温暖别人的世界;“助人自助”不仅切实地施惠于他人,也能够让自己收获快乐、认同、成就等愉悦的心理体验。

  在眼球效应时代,经由他人的帮助,这位老人意外地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当个体遭遇公开化,当自身的利益诉求社会化,这位老人才会享受“全城买土豆”带来的立竿见影———滞销的土豆几乎一夜卖光,依靠的并非农产品内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是捉摸不定的公众注意力;这位老农是幸运的,但绝大多数农民未必有这么幸运。

  这是一种尴尬的现实,这也是一种纠结的处境,这更是一场激烈的竞争。那些得到舆论关注的弱势群体,往往能够迅速地改变生存状态;而那些处于公众注意力边缘地带甚至空白地带的贫弱者,通常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鲜明的对比反差,让注意力的争夺愈演愈烈,如果没有新鲜的看点与卖点,很难进入公众视线。

  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一些人在表演性炒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当观众对层出不穷的炒作感到厌倦时,一些人就会寻找更新鲜、更大胆、更刺激的表达方式,甚至会突破底线、背离法律。“全城买土豆”一次可以奏效,却并不意味着可以复制推广;解决农产品滞销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与供给的良性互动;那种指望“注意力经济”、“道德经济”可以屡试不爽的想法,注定是走不远的。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当下,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型之路”依然是艰难曲折的。没有充分进入市场,没有实现产销对路,让农产品滞销就会一次又一次上演。农产品滞销是一种市场行为,不能每次都指望着“全城买土豆”这样的“佳话”来化解;只有培育更多的职业农民和专业机构,让农民在市场浪潮中更主动、更从容,农产品滞销才会减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