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识产权 增量提质

  大家好!由宁波市知识产权局、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专栏“知识产权之窗·宁波样本”今天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宁波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宁波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也越来越强。截至2015年年底,宁波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1件,较2010年提高3.4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均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今天起,我们在《宁波晚报》开辟专栏,通过案例、故事、数据,向社会大众尤其是科技创新群体传播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的知识,推动宁波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合拍共振。———宁波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黄利琴

  开栏语

  (一)知识产权实现量质并举

  1全市知识产权数量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321872件,年均增长17.4%;全市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保持年均41.2%和35%的增长幅度;16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2件专利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

  2.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

  宁波连续举办发明创新大赛12届,“十二五”期间,共组织参赛项目6148项,评选出金奖32项,优胜奖799项。“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获中国专利奖20项。

  (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1.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引进培育专利代理、评估、交易、分析评议、转化应用、投融资等服务机构,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2家。

  2.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不断丰富完善

  组织专家深入企业“一对一”重点帮扶,目前已累计为1300家企业建立专利特色数据库1600多个,为近400家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开通了“天一生水网”知识产权融资交易转化平台,该平台已经汇聚了各类知识产权2000多项,已实现专利交易8笔、交易额200多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笔、贷款额近5000万元。

  3.知识产权企业培育工作持续推进

  着力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3家。

  加快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成全国首创的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累计有169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处于全国前列。

  (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逐步强化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强化部门间的协作,建成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十二五”期间,各类专利行政执法案件立案1514起,结案1474起。

  (四)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启动

  2015年,宁波市被认定为首批全国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针对新材料,新装备,海洋高技术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其若干细分领域,开展宁波市知识产权(专利)资源与创新资源研究,深度识别知识产权密集区域、知识产权密集产业、知识产权与相关资源的匹配关系,了解知识产权(专利)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支撑情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