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 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全民阅读嘉年华昨召开

宁波数字阅读排名全国第11位

  2016数字阅读TOP100城市排行发布,宁波的排名由去年的第17位提升到了今年的第11位。
  记者 刘波摄

  □记者 陈晓旻

  

  如今,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如何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和开展数字文化城市的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

  昨日,由宁波市政府、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为期三天的“2016全民阅读嘉年华‘数字阅读TOP100城市排行/数字传播影响力期刊TOP100排行发布盛典’”在宁波盛大举行。

  宁波市政府、海曙区政府的相关领导、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中国编辑学会、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的相关领导以及进入TOP100排行的期刊社、数字阅读TOP100城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代表300多人出席大会。

  此外,集新闻资讯、优质阅读内容、文化及便民服务、政民互动于一体的“天一宁波”城市客户端也在昨日嘉年华现场亮相。

  宁波数字阅读居全国第11位 数字阅读率和经济水平正相关

  本次颁布的龙源TOP100数字阅读城市排行榜显示:宁波从去年的第17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1位。

  2014~2016年,数字阅读总量的前10名城市,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与4个省会城市杭州、郑州、南京、武汉每每上榜,其他3个城市重庆、天津、成都,各有一次落选。

  而在付费阅读的排行榜中,今年苏州成为一匹黑马,跃居第5位。

  据悉,至今已连续进行了3年TOP100城市数字阅读排行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移动互联网、运营商,采集龙源期刊网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在内)的付费阅读IP数据与浏览阅读IP数据,依据正式出版和合法传播内容的网络数字阅读量,汇总得到所属城市的总阅读数据。通过3年的数据比较分析,可以大致勾勒出我国数字阅读发展的地区分布与发展脉络。

  数字阅读上榜城市中,东强西弱现象比较明显。上榜城市较多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这5省位居我国经济最繁荣的三大经济圈(首都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之内,5省的GDP在全国历来稳居前8位,可见数字阅读的城市排行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通常认为一个城市的阅读率代表的是这一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而通过对连续3年的龙源TOP100数字阅读城市排行榜的综合分析,能够发现,一个城市的数字阅读率的高低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城市的硬实力。这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共生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

  期刊依然具有生命力 和数字融合是发展方向 

  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说是泥沙聚下,而全民阅读所倡导的阅读是优质内容阅读,是能够提升国民素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知识阅读、文化阅读。而人文大众类期刊以及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节目就是优质内容的代表,也是中国主流媒体的核心组成部分。

  尽管传统期刊在数字化的今天遭遇很多发展的困境,来自经营断崖式下滑的压力与日俱增,但从本次公布的TOP100期刊榜来看,期刊依然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媒介形态。总阅读量超过100万的期刊有14家,总阅读量在50~100万之间的期刊有12家,甚至《读者》《三联生活周刊》《意林》《中国新闻周刊》和《看天下》5家刊物总阅读量超过200万量级。

  在对TOP100期刊的统计中,记者发现,生活服务类、新闻类、教育类和科普类期刊在网络阅读中受到用户追捧,这几类期刊共同表现出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和信息含量强的特征。而在新闻类期刊中,纯时政类期刊表现不俗,比如《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等。《南方人物周刊》和《北京青年周刊》两个新闻类人物周刊荣登榜单同样值得关注,显示出人物报道在当下中国不可或缺的市场地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是优质内容价值倍增的时代,力透纸背的思想性、深度分析的专业性、品质内容供给的持续性,都是期刊媒介乃至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如何使用户阅读个性化及定制化在数字阅读平台更好地呈现,将是未来期刊数字化转型内容生产的重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