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纸卷被夹住。 |
|
报纸卷被夹住后很快弹开。 |
□记者 马涛 文/摄 这几天,一则关于安全提醒的小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视频内容大致是说,许多人赶电梯时为了阻止电梯门关闭,会用手或脚去挡一下。但电梯门是有盲区的,这样做并不能有效开门,还可能导致自己被夹伤。 真的是这样吗?记者做了一组小实验,同时也咨询了特检专家以及电梯工程师,得出结论是盲区是有的,但伤人的可能性不大。电梯门致人员受伤的最大可能,来自于因细小物未被感应而导致的拉拽、磕碰伤,这点更应引起市民注意。 大多网友不知电梯盲区 热传的这则视频,名为《电梯门感应有盲区,小心为上》。里头讲到:突然伸手出脚去阻挡电梯门不靠谱,因盲区的存在,电梯门往往感应不到,还是会关上,有可能会把手脚等身体部位夹伤。 视频剪接了几段电梯监控,包括有市民将玩具车放在电梯口,结果电梯门关上了,还夹住玩具车上行,最后门弹开了,可玩具车掉下来,摔了个稀巴烂。 另外一段监控中,主人牵着宠物狗进电梯,没留神牵引绳有一截留在外面,结果电梯门合上了,夹住牵引绳上行。宠物狗半悬空中挣扎不止,施救的主人也被扯住,此时电梯突然停住,这才脱险。 因场面惊险,这则视频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从网友留言来看,为了能赶上电梯,在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伸手或出腿,是很多人的习惯动作。电梯盲区到底在哪里?很多人对此也确实不太了解。 昨天,记者通过微信朋友圈随机询问了15个人,其中有10个人不知道电梯盲区是哪里,3个人将盲区理解为“电梯故障”,只有2个人理解盲区就是电梯门无法感应到的区域。 “把手往电梯门中间一伸,门不就不会关了吗,有什么问题?”受访的大部分人觉得,电梯门关闭时相对缓慢,不至于会夹伤手脚或其它部位。 电梯门下端最易“卡壳” 为了验证在电梯关门时“动手动脚”的危险性,记者做了一组小测试。 首先,在电梯的两扇门缓缓关闭时,将手掌伸进未合上的空隙中,电梯门暂停,缓慢向两侧开启。伸腿测试时,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都是在暂停后弹开。 记者再卷起一叠报纸作为测试道具,将报纸卷伸入电梯门未完全关上的空隙,电梯门一样是暂停后往两侧退去,此时报纸卷高度距地面约1.5米。记者降低高度,将报纸卷放入距离地面约15厘米高度的位置,仍是同样情况。 然而,将报纸卷搁在地面的轿厢地坎上时,出现了新情况:两扇电梯门并未停下,而是将报纸卷推着停在中间,挤压、停顿了约2秒钟。此时轿厢没有动,随后电梯门反向往两边开启。连续实验了好几次,都是如此。 记者换上了荧光灯和矿泉水瓶。荧光灯所遇情况和报纸卷一样,但矿泉水瓶却不同:刚放进矿泉水瓶,电梯门在暂停后往两边打开。对比三种道具,起点一样,难道盲区和体积、高度有关? 事实上,网上热传的视频里就是这样说的———电梯门下方10厘米就是电梯门盲区,在这个区间里,电梯门感应不到物质的存在,就会卡住,之后弹开,接着再次关闭,直到异物拿开。 手脚被卡危害性有限 据了解,市面上电梯主要是两种:触板式电梯和光幕式电梯。目前,新建的一些写字楼、居民楼比较常见的是光幕式电梯。 沃克斯电梯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工程师林正介绍,触板式电梯在电梯门上有一块触板,当有物体碰到后,电梯门就会停止关闭并弹开;光幕式电梯在电梯门两边有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如果有人、物接触到光幕,就会隔断红外线,做出开门动作。 “记者测试用的电梯,应该是光幕电梯。”林正分析说,这两种电梯都是有盲区的,就在门下方5厘米左右———从实验来看,相比视频里所说的10厘米,这个数值更加准确。在这个区间里,无论是触板或红外线都感受不到异物的存在,仍会执行关闭的指令。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刻意放低高度,手掌下端的距离绝对在盲区高度之上,不会存在被卡的情况。不过,一名电梯专家表示,这得排除2种情况:电梯出现故障以及光幕质量不过关,尤其是后者,如果光幕水平密度不过关,那就不能保证红外线的覆盖率。 那电梯门卡住物体,有多危险?相关专家认为,根据相关标准,电梯关门力相当于15公斤的“冲击”,所以有时身体被夹到,其危害性是有限的。而且在电梯门没有完全闭合的情况下,电梯并不会上下运行。 但是林正强调了以下这一种危险,就是在电梯光幕失效或者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把手和脚放在电梯中间,那么就真的会被卡住,如果没有及时拿出来,只会越卡越紧,甚至挤扁。一旦两扇门发生闭合,那么就会继续上下运行,而手或脚又没有及时抽出来,此时就会非常危险。 细绳拖曳更易造成伤害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在以往电梯人员被困救援中,也出现过因电梯门卡住异物导致停止运行案例。 “装修工拿材料上楼,其中有种很细的能捆绑在家具上的装饰材料,没注意垂在地上,结果卡在梯门缝里,自己被拽倒,还导致电梯停摆,幸好停在一楼。”一名消防员告诉记者。 对于类似宠物的牵引带等细绳,海曙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监科卢科长也认为,这种危险比手脚被卡的伤害更大。因这类绳状物比较细,即便不是位于盲区区间,也很难被电梯门感应到。 “比如有的小朋友玩气球,手里拿着长长的绳子,很细,人到了电梯里,气球还在外面,这就很危险。卢科长说,如果及时松手或者折断还好,不然很有可能导致摔伤、磕碰甚至勒伤等。此外,一些下摆比较长的拖曳裙子,也容易带来这种伤害。” 林正介绍说,如果细绳在被卡过程当中被扯断,说明细绳的拽力小于电机的传输力,一般来说此时电梯轿厢门仍会闭合,那就不会影响电梯的上下运行。即便出现不能闭合的情况,电梯也会启动自我保护装置停运。 如果细绳质地坚韧,没有发生折断,说明细绳的拽力大于电机的传输力,那么,在这两股力的博弈中,细绳占了上风,轿厢无法运行就会出现电梯停机的情况,电梯就会卡顿在该楼层。此时,电梯就会启动自我保护,不会出现突然上下运行的危险情况。只要不去扒门或翻越,也不会有危险,所以市民们也不必过度紧张,但安全乘坐电梯的习惯,还是必须养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