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孔玲) “请你回答,什么是自强自立?什么是自助助他?”前天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像外国孩子一样自强自立”的公益培训课,在海曙区段塘学校内进行。参加活动的51名外来孩子,都是该校五年级的女生。她们正与老师热烈讨论美国孩子自强自立的成长故事。给孩子们上课的,是来自“新丽人公益”团队的“田妈”,她是一位致力于中美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的专家老师。 在气氛热烈的培训课上,“田妈”的连续提问让女生们说出了各自的心里话。女生们还不时参与讨论,对照自己做得怎么样。 “听很多家长说,天天都在教育孩子,其实有些教育方法并不科学。”“胖妈”是这个公益团队的牵头人。她坦言,真正的教育是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鼓励孩子善待自己,与孩子平静沟通。如果一味责备,不仅失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还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段塘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翁老师也认为,现实教学中,家长要求老师代替自己教育孩子的也不在少数。其实,每个学习阶段,家长都要细分孩子的短板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这才是理性的沟通方式。 “设立目标明确的人生规划很有必要,但外来务工家庭为孩子考虑很少。”团队的“学妈”从教近30年,说起家庭教育目标规划的重要性,如数家珍。 “我的孩子就读四年级时,就制定了人生第一个规划目标。”“学妈”说,这些孩子的困惑,曾经同样出现在儿子面前。为了教育的长远打算,孩子的第一份规划目标,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妈”表示,从儿子进入重点高中到考入清华大学,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份目标明确的人生规划功不可没。因此,对于外来务工家长而言,引导他们为孩子的将来做出一些合理规划,这是很有必要的。 “外来孩子的目标认识还是比较低。”翁老师认为,外来孩子虽然进入城市就读,但受家庭和环境影响,不觉得学习不好会影响今后的生活。保持这样的心态,往往会加大与城市孩子的发展差距,形成教育观念上的隔阂。因此,对于家庭教育的薄弱点,不少家长很想通过专业老师的引领,更好地引导孩子。 新丽人公益活动的发起人“胖妈”表示,帮助外来孩子重新定位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不仅对孩子的成长引导很重要,对于孩子将来踏入社会,也有了明确的目标提升方向。“成立这个公益团队,就是想实实在在为外来孩子解决实际问题,让她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