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邵宏国介绍他从淤泥里捡来的宝贝。 |
 |
鸡首熏残盖 |
□记者 陈爱红/文 崔引/摄 清理河道挖出来的淤泥堆在岸边,很多人会绕道而行,但42岁的邵宏国却喜欢在淤泥里淘宝。陶片、瓷片、砖块、瓦当、破铜烂铁,甚至动物的骨头,他都要挑出来看看,看到自己喜欢的便带回家。三年多来,他从烂泥堆里淘出了6000余件遗存物。近日,邵宏国在家中向记者展示了部分遗存物,他认为每一条河流都是有记忆的,河底的淤泥中埋藏着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物,从这些遗存物中,人们能够了解河流附近的人文历史。他甚至想开个“陶河瓷路”主题博物馆。 偶遇河道淤泥里的碎瓷片 邵宏国是台州人,20多年前来到宁波打工,现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10多年前,他喜欢上了收藏。他起初收藏烟标、酒瓶等物品,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淘河”更有趣。 那是2014年7月,邵宏国在鄞州洞桥一带的村庄里拍摄老房子上的砖瓦花纹时,看到附近有挖土机在挖河清淤,一堆堆淤泥堆在河岸边,淤泥中露出了几块碎瓷片。他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找了根棒子从淤泥中挑出碎瓷片。用水冲洗后,这些碎片上显露出了文字和花纹,邵宏国满心欢喜地将它们带回了家。 被清理的是南塘河洞桥河段,邵宏国在网上搜了南塘河的历史,了解到南塘河开凿于唐代,是宁波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船只进出宁波城的重要通道之一。南塘河两岸商贸繁荣,文人荟萃。邵宏国感觉河底的淤泥中可能会有当时人们活动的遗存物,于是他骑着电动车“盯上”了河道上的这台挖土机,挖土机挖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在淤泥堆里找东西。一次次的寻觅,还真让他捡到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东西:“卒”字陶象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碎瓷片、残缺的陶兽足、莲花瓦当残片等。 就这样,邵宏国发现了在河底淤泥里淘宝的乐趣。空闲的时候,他骑着电动车四处转,看到河道在清淤就跑过去。几次下来,他也总结出了经验:河道在清淤前一般要放干水,看到干涸的河道,过几天就可以去淘宝了。等淤泥清理出来后,最好是雨过天晴时,最便于淘宝,因为雨水能把遗存物冲刷出来,更容易发现“宝贝”。 淤泥里淘宝累并快乐着 在淤泥里淘宝是很费体力的。为了找到更多东西,邵宏国不仅在岸边的淤泥里寻找,有时还到半干涸的河底去寻找。他每次出门的标配是:防水帽、长筒雨鞋、一壶枸杞红糖水,到了河边还就地取材找根棍子做拐杖。有一次,因为疏忽,他没用棍子探路而直接走到了河底,没想到一只脚陷了下去,淤泥直接没过膝盖,幸好他沉着,慢慢将脚拔了出来。 当然,苦中有乐。2015年4月,邵宏国去金钟市场时经过长丰一村附近,他发现有挖土机正在清理长丰河,他也不去金钟市场了,直奔河边的淤泥堆。第一次,他只找到了几枚粘在一起的铜钱,铜钱大部分已经生锈,上面的文字模糊,基本上看不出什么信息。邵宏国没有气馁,他等挖土机挖出更多的淤泥后又去了几次。第三次去的时候,天下着大雨,经雨水冲刷,一堆淤泥里隐约露出一块青黄色的陶瓷残片,邵宏国走过去,发现这个残片还有一大半埋在泥里,他小心翼翼地挖开淤泥,惊喜地发现这陶片是一件熏炉残盖,残存的盖面上是一只完整的昂首欲鸣的鸡的造型。邵宏国为这个“鸡首熏残盖”兴奋了好几天。 邵宏国曾在淤泥里找到一块内书“大作”两字的碗底。为什么会写这两个字呢?他查了一些资料,在《逸周书·祭公》里有“汝无以小谋败大作”之句,大作就是做大事。古代的碗能用来做什么大事?邵宏国推断这是一只祭祀用的碗!他把自己的推想形成文字,和这个碗底一起发到了QQ空间,没想到引来很多网友关注,其中一位网友还因此成了长期交流的朋友。 想办个“陶河瓷路”博物馆 每次捡回来的遗存物,邵宏国都要标明捡到的时间和地点。随着东西越来越多,他开始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如今,他的藏品分为“古代瓦当”、“宋元残瓷片”、“石制工具”、“古砖”、“钱币”、“古代玩具”等。家中30多个大大小小的箱子装满了河里捡来的“宝贝”,这使他本来就局促的家显得更加狭小了。 邵宏国说,不同的河道有不同的特点。南塘河洞桥段的河道遗存物主要是碎瓷片,且多是生活用品瓷,他认为这说明这条河的两岸从唐代以来一直人口稠密;长丰河的河道遗存物以钱币居多,他捡到了90多枚古钱币,也有玉璧底碗的残片和大砖块;在石碶东杨的门塘河,他找到了大量从西周到南宋的陶瓷碎片;在藕池方家耷旁的一条河里,他找到了很多六朝的遗存物,有“宜子孙”的铭文砖和兽面的青瓷碎片。这些遗存物“记录”了每条河流附近的历史,不同的人能从中看出不同的信息。 邵宏国觉得自己还不能全面准确地“读懂”这些遗存物上的信息,他曾经将收藏的瓦当、八思巴文残瓷片拿到博物馆展出,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他很想办一个自己的博物馆———“陶河瓷路”主题博物馆,把这些遗存物全部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来研究。 特色藏品 大吉花卉瓦当 这个大吉花卉瓦当是邵宏国在洞桥的一条河边发现的,当时它在淤泥里碎成了两半。凭经验,邵宏国觉得有花卉的瓦当不少,但是花卉上还有字的瓦当不多,这块瓦当珍贵在于花卉图案上还有“大吉”两字。他将瓦当粘合后珍藏。 八思巴文残瓷片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出来的一种新文字。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也被逐渐废弃,我们现在只能在元代的钱币或其他文物上见到它。邵宏国收藏了10多块有八思巴文的残瓷片,这些八思巴文又分为墨书八思巴文和模印八思巴文。 古代玩具滚圆圆 陶圆饼俗称“滚圆圆”,以陶块、瓦片、缸片磨制而成。最早的滚圆圆发现于奉化方桥新石器时代土层,用陶片磨制而成。邵宏国在河道淤泥里也捡到了好多滚圆圆,有绳纹、打孔等特征。他说滚圆圆是一种古代的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