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空巢老人检修线路。邬晓刚 摄 |
 |
登上铁塔检查观冰器。柴铮 摄 |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唐瑾瑾 单宋佳 马顶铃 随着气温慢慢降低,最近一段时间,供电部门也开始准备电网的迎峰度冬。除了抓紧实施线路绝缘化或升高改造,做好线路通道清障,减少雨雪冰冻期间树竹压线故障外,他们还提前做好覆冰预测、预警准备,按时完成108套监测装置的维护和消缺,12个观冰驻点的建设,做好直流融冰车维护。 而在今年的迎峰度夏中,供电部门完成了61处跨越高铁段的输电线路隐患排查和不停电整治。在抗击“莫兰蒂”、“马勒卡”台风中,干部员工更是主动放弃休假,积极抗台,安全、快速恢复停电区域供电。 “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就是为了尽量不让市民家里停电或者多停电一秒钟。”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寒潮来临 确保独居老人用电 相信市民还记得,今年年初宁波迎来了罕见的寒潮。1月21日上午,寒潮前锋到达余姚,开始淅淅沥沥地下着雨,黑沉沉的天空预示一场暴雪即将到来。家住梁弄镇后陈村的陈立德老人正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蜡烛,要是停电了可要靠这个照明了。 老人刚找到蜡烛的时候,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梁弄供电所赵新华和冯龙杰也到了老人家里。“这天气说不准就是一场雪灾,照明灯先备着,万一用得上。”赵新华把一盏崭新的应急照明灯和一袋干粮交到了老人手中,边说边开始拿着工具忙活上了。 陈立德的家是间建成逾百年的木结构老房子,差不多是整个村里房龄最长的房子。略显昏暗拥挤的老房内,护套线外白色的PVC管格外醒目,这是半年前赵新华和冯龙杰为老人更换的线路。 “以前是用了几十年的线路,电饭锅用用都吃不消。还有老的拉线开关,稍微力气大一点线就会断,换了新的线路和开关以后,真是方便多了。现在的供电服务真是好啊。”自从家里的线路换好以来,陈立德老人常常会向周围的邻居夸夸电力服务。 儿女长年在外打工,逢年过节才回家,78岁的陈立德时常会感到孤单。不过自从一年前由于家庭触保器损坏,赵新华和冯龙杰前来维修后,他的小房子不时会热闹一阵。只要是老人儿女不回家的节日,赵新华总会买点东西来看望老人,不让老人孤单过节;碰到刮风下雨的日子,他更是一回都不落,为老人来检修一下室内线路。 这次在寒潮前,为了确保老人寒潮期间用电安全,赵新华再次上门来了。他里里外外检查了一圈室内的线路和开关,对家庭触保器进行了试跳,还向老人详细讲了应急照明灯的使用方法。“这会儿先把电充满,晚上就带在身边,睡觉了放在床头,万一用得上。” 赵新华二人离开时,天空已经飘起了雪花,陈立德老人坚持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踏雪巡线 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今年1月的大范围雨雪和冰冻天气,造成宁波多地输电线路出现不同程度覆冰。为此,除24小时远程监测输电线路外,宁波供电公司还运用了人工驻点观冰、无人机大范围巡检等手段,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1月23日,宁波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技术组张建、沈曙峰等3名线路运检人员翻山越岭13公里,登顶宁海县皂坑山白竹岗,对500千伏天宁5475线89号到91号铁塔开展人工驻点观冰工作。 人工观冰是以人员观测铁塔导地线、线路通道覆冰情况和插拔式人工观冰器测量相结合的形式监控覆冰情况。人工驻点式观冰要求对易发生较严重覆冰的线路实施24小时观冰驻守。1月20日起,宁波供电公司派出5组工作人员驻点监控4条500千伏线路和1条220千伏线路覆冰情况。 3名线路运检人员扛着防寒帐篷、望远镜、安全器具等装备,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茫茫雪海中艰难前行。刚到半山腰,鹅毛大雪从天而降,蜿蜒的山道上积雪渐厚,最深处已经超过40厘米。皂坑山山势陡峭,窄窄的羊肠山道边,包裹着冰凌的灌木丛一路阻拦,硬邦邦的枝丫不时打在大家身上,落下的冰雪钻进衣领和袖口。 跋涉3个多小时后,500千伏天宁线90号铁塔终于出现在大家眼前。沈曙峰准备上塔取观冰器。 观冰器是两段30厘米左右长的模拟导线,物理性能与塔上50米高处的真实导线一模一样,被一横一纵垂直安装在离塔基3米高的角铁上。巡线人员可根据观冰器的覆冰厚度,通过数值换算获得铁塔架空导线的实际覆冰数据。 沈曙峰绑好安全绳,将另一端固定在铁塔上,用铁扳手敲击铁塔横杆,击落一点覆冰,他便往前挪动一点。冰封的山巅除了铁塔和刚搭建好的防寒帐篷,就只剩下漫天飞舞的大片雪花。拿到观冰器下塔后,沈曙峰双手紧抱,不停地跺脚。 “这次我们驻点观冰人员除了观测线路杆塔、导地线、通道的覆冰情况外,还需要对观冰器上的覆冰进行取样分析。”张建说,这种方式能有效弥补地面巡视人员在雾气厚重天气下,无法精确估算架空导地线覆冰厚度的不足。 目前,宁波电网共安装观冰器120套,主要覆盖曾发生过冰灾的线路以及存在冰灾隐患的线路。“通过现场观冰,我们还可以及时掌握导线覆冰的详实数据,为后续采取直流融冰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张健说。 抗击台风 “抢险就是我的责任” 在今年夏天,宁波遭受了好几次台风的外围影响。其中,由于14号莫兰蒂台风的外围影响,从9月15日起大雨一直都没有停歇过。 当天晚上,洪水淹没了排涝站的高压配电房,造成排涝站失电无法排水。晚上10点,鄞江供电所线路运检班沈波接到事故电话后,趟着齐膝高的积水,连夜赶到所里去抗台。 其实,沈波居住的洞桥明苑小区是洞桥乡受灾最严重的小区,凌晨时积水已经没过汽车的引擎盖,而且还在不断地往上涨。 回到所里后,沈波顾不上妻子在家里焦急等待,一头扑到工作中。他先是和同事一起前往洞桥排涝站,对受淹的配电房进行抢修,忙了3个多小时,直到将电送上为止。 凌晨3点,沈波再一次出发,对通往洞桥明苑小区的两条10千伏电力线路进行强行拉停,他看着自己的家和小区2700户居民家由于停电变成漆黑一团。 将两条线路拉停后回到所里已经是凌晨4点,又饿又累的沈波泡了一碗方便面,和衣在值班室里打了个盹。 听着窗外哗哗的大雨声,沈波的心一直都提得高高的,他根本就睡不着。9月16日早上6点不到,沈波就起来到镇上查看水情,哪个小区的水位退了,可以送电了,他就爬到电线杆上将熔丝具推上去送电,能送一户是一户。 “他从G20保电回来后,都一直都没休息过。”鄞江供电所所长助理施建云说,沈波去杭州参加G20保电12天,回来后单位放他一天假,可是他一看到所里工作任务多,就放弃了休息。 “抢修抢险,就是我的责任。”沈波揉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说。 带电检修 让城市夜晚更明亮 4月24日清晨6点,位于宁波闹市区的220千伏新乐变电站里,更换避雷针、闸刀维护、设备防腐、构支架补强等工作分组同步开展,现场一片热火朝天。220千伏新乐变电站处宁波核心供电区域,肩负7座重要110千伏变电站和众多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重任。 宁波供电公司贯彻“一停多修,修必修好”的检修策略,深入应用推广电网设备集中检修模式。在220千伏新乐变集中检修项目中,该公司16个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无缝衔接,通过18天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利用110千伏全停1天的时间,出动150余名工作人员,全面完成了原本9天才能完成的检修工作,共更换避雷针8根、维护隔离开关22组、间隔设备防腐10个、间隔构支架补强8个。 同时,宁波供电公司也全面强化配网检修“能带不停”工作要求,探索区域间协同作业,优化市县公司作业能力。今年7月以来,宁波公司全面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市县一体化工作,实现了市县带电作业人员、技术、装备共享,有效推动了三四类复杂作业项目在全地区的常态化开展。 8月19日,宁波供电公司带电作业室协同象山县供电公司顺利完成了10千伏配网南郊F605线城投支线1号杆至2号杆间带电立杆作业。这是宁波公司在象山县域首次实施跨区域联合带电作业。 今夏,宁波电网最高负荷达1146.7万千瓦,同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0.1%。高温高负荷下,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压力巨大。今年以来,宁波供电公司共开展10千伏及以上线路带电作业9120余次,确保了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了市民用电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