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巡 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交场站全方位提供免费WIFI服务 公共自行车系统将覆盖全市域

我市“十三五”交通治堵规划出炉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王蓉

  

  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基本建成5号线一期;新辟公交线路65条(特色线路不少于20条),公交场站全方位提供免费WiFi服务;中心城区新建网点800个,新增公共自行车20000辆;新增停车位15万个以上。

  昨天,市政府同意了市治堵办编制的《宁波市“十三五”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规划》。未来五年,我市交通治堵在“效率为先,品质为纲,分区治理,系统长效”的总体目标下,将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核心,全面推进道路网络、停车设施、慢行交通、交通管理和智慧交通等方面工作,调整交通出行结构,逐步确立公交出行的主导地位;同时完善城市交通框架网络,弥补网络系统性不足的短板,促进城市交通的“扩容、提质、增效”,推动城市交通由“量变”向“质变”发展,助力美丽宁波建设。

  根据规划,我市“十三五”交通治堵还制定了各项工作主要发展指标,其中在公交优先方面,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将达到60%,主城区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45%;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基本建成5号线一期,推进6号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新增城市轨道交通里程86.5公里,总里程达到135.7公里。同时,新辟公交线路65条(特色线路不少于20条)、优化调整130条,每年筛选20条公交线路提速,公交场站全方位提供免费WiFi服务;中心城区新增公交专用道60公里;中心城区新增公共自行车20000辆,公共自行车系统将覆盖全市域。

  在动静结合方面,形成市区快速环路,推进快速射线建设,新增快速路50公里以上;建成中兴桥、三官堂大桥、西洪大桥、邵家渡大桥、新典桥、首南桥、四明桥等过江桥梁;新改建城市道路80公里,打通断头路50条;新增停车位15万个以上,其中主城区8万个以上。

  在管理协调方面,严管道路(区域)机动车守法率90%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80%以上,治堵重点道路和严管示范区内交通信号灯统一协调控制、路口电子警察和视频覆盖率分别达到95%以上,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范率达到95%以上。

  在效率优先上,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50分钟以内,中心城区与周边各组团出行时间80分钟以内;中心城区公交平均换乘时间5分钟以内。

  据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基本实现市六区范围内轨道、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的四车一体支付功能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还将以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为出发点,采取现有甬城通卡和市民卡两卡并存的方式,整合升级支付平台、支付终端,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交通支付体系,以宁波市区为中心,逐步向各县(市)区覆盖,逐步实现全大市公共交通领域支付体系的互联互通和大交通行业的支付应用。

  另外,在治理老城区交通问题上,我市将重点推进居住、商业区域接驳轨道的微公交设置,力争每年新增3-5条微公交线路;打造轨道站点周边慢行,推出以轨道站点为中心的社区巴士、迷你接驳公交等特色公交线路;主城区范围每年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停车位1000个以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