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岁末成为催发“人祸”的时间窗口

  胡晓新

  11·24江西丰城发电厂74死2伤的特大事故犹在眼前,11月27日杭州艮山西路汽配仓库的商户,度过了一个心碎的不眠之夜:一把持续几小时的大火,将大部分商户几年甚至十几年经营积攒起来的“家底”毁于一旦,一些商户的损失达千万左右。一个是重大的人员伤亡,一个是巨大的财产损失。往年,人们对岁末事故多发的现象并不陌生,这两起惨烈的事故再次提醒人们:岁末事故容易扎堆的背后究竟有哪些“规律”?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

  江西丰城发电厂的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但据已经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9月13日,该工程举行过“协力奋战100天”动员大会,而相关工作人员怀疑是为了赶工,拆除了支撑尚未干透混凝土的木质脚手架而导致坍塌;而据记者了解,对杭州艮山西路汽配仓库的火灾,有一种说法认为,起火点是某单位4层平台的一个锅炉房,里面的一些柴油因电焊操作引燃。尽管这些说法都有待调查,但有一点谁也无法否认,那就是这其中都不可避免的有“人祸”的因素。“人祸”隐患啥时候都有,但岁末往往成为催发这一因素的时间窗口。

  在平时,人们的活动、企业的生产、社会的运作基本按照一定的节律进行,岁末的来临则会对这一节奏产生干扰,而且越是临近,扰动越强。按照不少单位的惯例,年底往往是产量或工期的关键节点,完不成任务目标似乎对谁都不好交代。于是,年关前赶产量、抓速度、争效益成为许多企业的常态,违规生产、疲劳驾驶等侥幸行为和心理也最容易扎堆出现。这种违反安全生产规律的冲动越强、蠢事越多,危险也就越是临近,一些重特大事故往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而另一方面,随着岁末临近,红白喜事、朋友聚会、家庭纠纷、社会矛盾较平时成倍增多,一年来个人、家庭的工作、生活、收入境况也集中在这一时段“五味杂陈”,导致不少人注意力集中度和灵敏度大不如平时,容易麻痹疏忽;不少单位的管理也较平时松懈。于是,由酒后驾车、干活走神、脱岗离岗等现象引发的事故也随之增多。

  此外,岁末正值隆冬,风干物燥,人们行动不便,机械容易出现故障,加上用电量大、取暖集中、人群集聚等客观因素,也是诱发火灾、中毒、践踏、车祸等事故的客观原因。

  可见,岁末事故扎堆,更大程度上是人祸所致。莫让岁末成为催发“人祸”的时间窗口,就必须真正置“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于利益、情绪、心理、习俗和上述所有因素之上,变事后沉重痛惜的“亡羊补牢”为事先规范周密的“未雨绸缪”,对安全生产的损益行为实行相应重罚与重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去除“人祸”因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