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旻 这段时间,“神彩·天竺———拉杰库马尔·萨巴迪水彩作品展”正在汇港美术馆展出。饱满的色彩,丰富的表情,铜色的皮肤,坚毅的眼神……一个个角度独特的印度人像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拉杰库马尔·萨巴迪在中国的首个个展。展览将持续到12月25日,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绚烂的色彩是印度的文化特征 拉杰库马尔·萨巴迪毕业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公立工艺美术学院,曾获得学院的“最佳人像奖”。自1997年起,多次在印度举办个展,并在美国、比利时、法国和泰国参加国际艺术群展。2013年受邀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 萨巴迪最擅长用线条把人物准确地勾勒出来,特别是生动的面部表情。他之前也尝试过油画等各种艺术样式的创作,大学时,他发现水彩更加适合自己。 水彩画的作画难度和艺术性都很高,被称为艺术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而用来画人像难度尤甚。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选择难度最高的水彩人像时,萨巴迪不好意思地说:“放弃油画是因为人物油画的创作在西方已经达到了最高峰;而读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又是水彩风景画的大师,我觉得自己可能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超越老师,所以选择了难度最大但从事的人却最少的水彩人像画。” 中国的水彩画通常颜色淡雅,萨巴迪的水彩画却是灿烂绚丽。他解释说,水彩画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属性,比如欧洲水彩语言个性张扬奔放,南亚印度水彩则是刚烈热情。“绚烂的色彩是我们的文化特征,是印度传统文化特有的要素,一般传统舞蹈、音乐也和色彩一样激情奔放,印度还有泼彩节呢!” 用画笔记录历史和传统 画展上的四十多幅作品,没有年轻时尚的城市美女,反而都是些中老年人,都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穿着印度传统服饰,表情沧桑、身姿佝偻。 萨巴迪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印度和中国一样,城市里的生活非常相似,年轻人的装扮也很时尚,但是我想通过艺术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东西,那些生活在乡村依然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老年人。他们的表情有故事,他们的服饰有历史,我很喜欢。” 为了创作,萨巴迪多年来游遍印度全国各地,捕捉感人的形象和各种生活姿态。通过他充满视觉感染力的画面,我们可以领略到印度国民崇尚信仰和善于守护民风民俗的风尚。也因此,萨巴迪得到了世界水彩学术界对他艺术成就的认知和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