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孔玲) 本月14日,晚报报道了余姚低塘一位村民韩亚丽,十五年来拿着微薄收入却资助了六名贫困孩子完成学业。报道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众多市民纷纷为正患重病的她捐款献爱心。截至昨天下午,线上线下的爱心捐款已有10万余元。 在韩亚丽的报道见报当天,67岁的朱老伯就打电话给本报8777777新闻热线,表示要把自己两个月的退休工资捐给她。 朱老伯是北仑小港衙前村人,每月退休工资只有2300多元。两天后,他特意从北仑赶到报社,与记者见面。其实,朱老伯平时生活非常节俭,西装是几十年前的老款式,已经洗得发白。 “朱老伯是一个老中医,他帮助别人的好事数也数不清了。”同行的好友刘老伯评价老朋友说,他有此举动一点都不奇怪。 听到好友的赞赏,朱老伯频频摇手打断,他动情地说,韩亚丽的助学行为更不容易。自己从小父母早逝,生活非常艰苦,也曾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相比困难的人来说,雪中送炭是应该的。”之后,朱老伯就再赶到余姚韩亚丽家,当面把钱给了她。 韩亚丽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余姚日报和省级媒体等先后进行了报道。众多市民感叹韩亚丽坚持15年爱心助学、不求回报的可贵精神同时,也十分关心她的病情,纷纷要求为这个“余姚好人”献上一份爱心。 从11月24起,《余姚日报》和余姚新闻网先后推出了连续报道。11月25日,余姚市红十字会爱心账户下开设了“博爱专项基金”,“余姚日报微信众筹平台”也开设了“韩亚丽专项救助”项目,对韩亚丽进行定向捐款。 据悉,两个平台开通的当晚,网友捐款5000元;26日中午捐款额近4万元;截至29日下午,线上线下爱心捐款已有10万余元。 昨天上午,余姚新闻网对韩亚丽做了特别专访,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之后,网友们纷纷在新媒体平台点赞和留言。 评价最多的是“平凡的人做出了极不平凡的事,希望她能早日康复”、“好人一生平安”、“持善心行善举,我们在接受温暖的时候,也记得给这个世界多输出爱,让这份温暖传延”等,一言一语都表达了对韩亚丽的深深祝福。 “感谢所有的媒体,感谢广大爱心市民!我没做什么,却得到了这么多回报!”面对关爱和祝福,坚强的韩亚丽几度哽咽。她说,等自己身体好了,一定还要回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