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实验幼儿园闲庭园区的快检员正在检测食品原料。 记者 毛雷君 摄 |
本报讯(记者 毛雷君 通讯员 阮野)昨天早上7点,宁波实验幼儿园闲庭园区食品快检室,两位老师开始对当天孩子们要吃的食物进行快速检测。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又将检测结果在公告栏里公示,让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能够看到,更好地保障孩子们的食品安全。 从上个月开始,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和海曙区教育局联手,将监管端口前移,选取25个辖区学校自办食堂进行试点,把原材料快检室放到了学校,更大程度地保障了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 海曙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徐立称,这项举措,他们从年初就开始筹备和酝酿,正式推出已经一个多月了,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快检结果全部合格。目前这样的做法在全省还是首创。 据悉,首批试点学校包括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占学校自办食堂总数的约三分之一。首批25个试点学校共投入约30万元。考虑到实际情况,每个学校食品快检室的快检员大部分是由校医来担任,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也不会额外增加学校的人员负担。 徐立说,这些学校的快检员都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了上岗资格才正式开始操作的。目前主要通过试剂和试纸等方式,对食材进行快速的定性分析。根据食材的不同种类,可以检测农残、甲醛、亚硝酸盐、瘦肉精等10多种超标成分,基本上能涵盖学校食堂的日常食品种类。 徐立说,把食品快检室放到学校,每天每批次的快检和索证索票等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做到追溯源头,最大程度地保障食品安全。如果一旦发现问题,学校方面将及时和市场监管局联系,进行二次检测,再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将有问题的食品原料就地封存,并对源头进行追溯和把控。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不定时地对试点单位进行巡查,对照台账查阅相关快检记录,确保学校快检室发挥功能。 徐立表示,今后,该举措将在辖区内的大中型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集中供餐单位逐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