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评论医生“炫富”,视角决定观点

  章丽珍 绘

  近日,一条医生炫富的微博火了。认证为“泌尿外科执业医师”的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在网上晒出新买的一万多元一件的羽绒服,惹来热议。有网友质疑,一个执业医师为何花钱如此大手笔;还有人认为,身为医生如此炫富恐不妥;也有网友认为,凭本事吃饭,没什么好喷的。该微博博主已被证实是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任黎明。12月7日《成都商报》

  马涤明

  医生“炫富”之所以成为敏感事件,是因为一些人认为,医生收入水平与患者“贡献”有关;又因为医院领域确实存在“收红包”的潜规则,才会导致不少人对医生之“富”耿耿于怀。

  就如,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医生炫富”也一样,有人看到的是“高收入”,有人看到的是医生职业的技术含量、学术研究中的辛苦付出……

  应当承认,医生收红包问题,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彻底消除。同时还要承认,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在收红包、靠红包致富。包括药品器械回扣,也是一样的问题。“炫富医生”任黎明提到,他在医院里是开方最少的医生之一,单张处方价格很难超过200元,一般一二十元。无非是说,开处方带给他的收入并不多。但这等于告诉我们,“开处方收入”仍然存在。

  按理说,医院、医生收入与患者支出呈正比,也很正常。医生看病是劳动付出,患者看病也属于消费支出的一种。而公众的焦虑,出自于对“看病难看病贵”的不满,认为很多医疗潜规则推高了医疗价格,导致患者负担重、医生收入高。老百姓中一般的说法是,公立医院有财政拨款,医生又挣国家的钱、又赚患者的钱,不合理。但据我所知,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都比较有限,有些三甲医院每年只有几百万元的科研经费是拨款,其余均为自收自支,这肯定是导致“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但换一个角度说,医院是讲求技术含量的地方,技术水平应与经济效益正相关。作为患者,没有人不希望医院的医疗设施越先进、医生的技术水平越高越好,但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靠“经济杠杆”支撑和促进的。很难想象,一个经济收入很低的领域和群体,技术水平会很高。

  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的发展,离不开医生群体高收入这个激励因素的支持。如果医生群体失去了上进的动力,绝不符合公众利益。任黎明说,医生挣钱多不会增加医患矛盾,反而能缓解。意思是说,医生收入高了,就看不上红包了,所以医患矛盾会缓解。但事实上,红包只是问题之一,并不是患者的主要负担,患者眼里的主要负担是医疗收费高;如果没有高收费,就无法保证医院和医生收益,“医生高收入”就永远是敏感问题。

  我认为,医生收入应该高于普通劳动者,否则会影响到医术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导致这个职业成为“冷门”;医院也应该获得充足的资金,否则拿什么更新医疗设施?但收入来源应该形成合理的负担机制,患者负担应当减轻,国家投入应当增加。同时,政策上应满足医生多渠道获取劳动报酬的条件,比如多点执业、讲课、咨询服务等。

  医生作为一个技术型职业,且是非常重要的民生服务者,应该获得高收入。而如何缓解医生高收入与患者高支出之间的矛盾,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别随意给医生

  贴“炫富”标签

  禹海君

  一条医生“晒万元羽绒服”的微博,竟然引来不少非议,有人甚至给其贴上了“炫富”的标签,不禁令人唏嘘。伴随着收入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即便是购买“万元羽绒服”的人不多,就非得贴上“炫富”标签吗?而对于新买的羽绒服,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晒一晒太稀松平常了,为何一个执业医师就不可以?一个医术出众的医生凭借诚实的劳动取得合法的高收入,拥有几套房子,也实属正常。

  或许,在贴标签者眼里,医生就不应该是那种“一掷千金”的人。因此,当医生“晒万元羽绒服”时,便感到刺目、无法接受,甚至认为这会加剧医患矛盾。这样的逻辑无疑是混乱的,不仅是对医患矛盾的误解,更是对医生价值的贬抑。须知,医生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员,有自己的生活主张、自己的品位要求,更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说白了,医生选择买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他们的自由,只要是收入来源正当合法,就无可置喙,谁也没有权力规定医生必须过怎样的生活,甚至随意贴标签。至于医患矛盾,说医生“晒万元羽绒服”会加剧矛盾,“哭穷”就不会了吗?或者医生只是私下里享受就不会加剧矛盾了吗?这显然是曲解医患矛盾产生的背景,强行将加剧矛盾的责任推到了医生身上,将帽子扣在了医生头上。  

  其实,与其随意给医生“晒万元羽绒服”贴上“炫富”的标签,倒不如好好反思,在破解医患矛盾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给医生这一群体附加了过多的期待,让医生不得不负重前行?和谐医患关系,难道就只有让医生选择“哭穷”的生活方式?必须看到,医生只是一个职业,不妨给予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贴标签的冲动。

  且慢为任医生的

  微博“炫富”叫好

  卞广春

  据任医生的回应,他的钱来得正:他是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也是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他的微博是十大医疗微博;他还是分答咨询平台收入排名前三的专家。这些身份都是他赚钱的渠道,仅电话咨询15分钟,就能收入600元。他自称在医院的工资收入与线上线下讲课、多点执业的收入差不多。这让人羡慕,又让人感到上进的力量,能激发其他人努力学习和工作,总体上不是一件坏事。与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官员炫富不同,他的“炫富”未违背情理和法规,对自身的前途未必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只因为看到任医生的钱来得合理合法,就为其“炫富”行为叫好,似乎缺少点什么,或者说遗漏了一些什么。你瞧,有网友对任医生收入的合法性产生过怀疑,可越是有人质疑,任医生越是“人来疯”,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收入来源和房产等家底,一副不怕你质疑、就怕你不质疑的架势,这恐怕是容易让人生疑的地方。

  现代社会,人的行为都会夹带着一定的欲望或目的。任医生如此高调“炫富”,很难排除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进而达到吸粉、吸金的目的。而目前我们只注意到任医生微博“炫富”的收入来源合法的一面,忽略了他“炫富”目的性的一面,如果傻傻地跟在他后面质疑或点赞,就很可能被他牵着鼻子走。如果任医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背地里偷着乐,我们还浑然不知,那就太搞笑了。

  因此,对任医生微博“炫富”当冷静观之,等闲视之。任医生头上的光环够多了,平民百姓再给他“炫富”添上许多美丽的字眼,甚至以为他“炫富”能够激发平民百姓求学上进,或许与他的真实目的相去甚远。估计聪明的任医生不会点破,只会一再强调晒出一万多元一件的羽绒服是如何的自然真实。“炫富”本身或许没有不妥,可跟在“炫富”的任医生后面,猛然发现当初的网络红人凤姐甚至比眼下的任医生混得还好,我们会不会有惭愧和上当的感觉呢?

  ●医生“炫富”不如“炫成果” 医生作为高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的职业,其收入高一些,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像这位任医生一样,无视公众感受一味“炫富”,无疑是很不合适的,不仅不能缓解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医患矛盾。与其炫耀几套住房、名贵服装,不如展示一下医疗成果,如从死神手中抢回多少生命,这些才能让人们对医生肃然起敬。张枫逸

  

  ●医生“炫富”放大医患隔膜 尽管这名医生回应称自己“年收入过百万”均合法,但这些收入构成是否“注水”,仅凭其一面之词,尚无法证实。特别是在医生拿红包、吃回扣等现象仍未根除的情况下,难以消除人们对其收入合法性的质疑。可见,医生公开炫富,放大了医患之间的情感隔膜。事实上,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更多是来自于双方缺乏互信的根基。一方面,有的医生丧失了医德,索要红包,或过度医疗,借病患敛财,招致众多患者不满。另一方面,少数患者借“医疗事故牟取医院的钱财,甚至演变成职业医闹,加深了医生对患者的戒备甚至敌对情绪。由此,医患之间陷入了信任危机,潜在的矛盾一触即发。因此,这名医生与其“主动求打”地公开“炫富”,不如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多花些心思。张西流

  

  ●最该关注“炫富”之外的穷医生 在关注医生“炫富”有何动机、其财富从何而来之时,我们更应关注我国医生的合法收入低为何是普遍现象。不少网友表示,身为一家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如果依然贫穷,才真正应该引起社会反思。贫穷的医生队伍如何让我们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生是生命的守护神,其医疗水平越高,收入也应该越高,因为其可替代性越低。如今我们不缺高收入的医生,但缺乏阳光且合理的收入来源,这需要用制度来保障。何勇海

  

  ●好医生赚大钱是患者的福音 事实上,只有医生收入提高,把给号贩子赚去的钱都给医生赚,各种见不得光的灰色收入才对他们失去吸引力,他们才会真正重视自己的名誉,他们的名誉也才值钱。有人也许会说,谁会嫌钱多呢?确实不会。但人都是理性的,灰色收入与合法收入的比例如果不再悬殊,医生必然会为了长远打算而有所取舍。舒圣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