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朋友圈的一则特殊“招聘信息”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该信息的发布者是一位63岁的黎姓大妈,“招聘信息”中称,她自己一个人住在郑州,今年冬天特别想去三亚看大海,想找一名贴心的小棉袄陪其去旅游,愿意负担全程所有费用,并送给陪游者一部苹果7手机。当天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老人,她说自女儿今年4月份移居加拿大后,一直感到很孤独。 12月8日《大河报》 其实,黎大妈的行为没什么难懂,她和很多空巢老人一样,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找个“女儿”,无法是想旅行途中有个人给她拍拍照,互相照应,愉悦心情。再说,陪玩、陪游早已不新鲜,老人花钱购买服务,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并不是每个老人都像黎大妈这么勇敢,也不一定有她的相对宽松的经济条件和时间资本,当他们也需想出去旅游时,是不是只能放在心里,或者是跟一些把老人当“摇钱树”的宰客团呢? 黎大妈“招聘”,是对社会的善意提醒。 首先,家人和子女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常回家看看”不能只是唱在歌里,子女本该是“黎大妈们”最好的导游。 其次,是要充分发挥“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机构的作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让老人有人陪、有人玩,即使没有子女时的旅游也能结伴而行。 最后,我们知道,一些旅行社开发的旅游产品对老年人是有限制的,比如年龄限制、需要陪同等等,这对部分老人而言,旅行就成了一种奢望。所以,旅行社应该开发出更多款适合各类老人的旅游产品。 吴左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