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严勇杰 制图 |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梅薇 据相关部门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然而,在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条件下,将来我们会在哪里养老? 日前,市老龄委发布了《宁波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涉及增加3万养老床位,鼓励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服务内容,同时对困难老年人享政府补贴、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等10项主要目标(见图)进行了明确规划。 80亿建设资金增床位3万张 养老床位数是大多数老人和子女们特别关心的话题。 《规划》提到,到“十三五”末,全市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百名老年人5张,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达50%以上,民办(民营)机构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达70%以上。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新(改、扩、迁)建养老机构60家(其中,改、扩、迁建养老机构26家),投入建设资金80亿元,新增养老床位数3万张。其中,护理型机构床位1.5万张以上,新增民办(民营)机构床位数2.5万张以上。 此外,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养老机构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小型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或独立设置医务室、卫生室,实现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100%。 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尤其是失能、失智、高龄、空巢、独居、失独等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将日益增长,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将难以满足服务需求。 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社会养老床位4.6万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3.6张;建有各级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308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个,2万余名高龄、独居、失能、失智和经济困难的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 老年用品一条街值得期待 商场超市,几乎都是做年轻人的生意,那么今后能不能多设些老年用品专柜、专区,方便老年人购买? 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规划》鼓励相关行业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服务。 如,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老年用品一条街或专业交易市场。支持建立老年用品网络交易平台,发展老年电子商务。 在老年人理财保险方面,《规划》提出要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 《规划》同时提到,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促进养老服务与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互动,扶持老年健康服务业、文化教育产业、休闲旅游业等重点领域发展,鼓励建设一批休闲养生、特色医疗、文化教育、科技服务的养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