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们热情献舞。 |
 |
孩子们说:“再小的支持也是一种力量。” 通讯员供图 |
□记者 王颖 胡珊 通讯员 陈琦月 昨天,46个爱心家庭参加了由本报和爱心豆芽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义卖活动。义卖在鄞州万达广场举行,主打印第安风情,孩子们戴上印第安的头饰,脸上画起彩绘,向路人们推荐起义卖商品……一场义卖活动下来,孩子们收获了爱心,也在爱心中成长。 而这也是本报和爱心豆芽发起的第4次义卖活动。通过义卖、平台捐款等渠道募集的善款,已建成了两所爱心图书室,为云南、四川的8所学校送去了26吨文具、服装、书籍等爱心物资。 孩子们热情吆喝募集善款 “阿姨,你看看,这个除尘滚筒在衣服上一滚,灰尘就没了,不用洗衣服,很方便的。”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蔡宇航热情地向商场里的市民吆喝着。 他拿起一个比划着:“真的很方便,而且很实惠。我们这次义卖是为了帮助小朋友,不为赚钱。本来五元一个,要么就买一送一吧。”被他拉住的市民也很爽气,“好,那我要两个。” 蔡宇航双手递上两个玫红色的除尘滚筒,冲着不远处旁观的父母笑了笑。为了方便找零,他还特地在腰上绑了一个腰包。他豪爽地拍了拍腰包:“我已经卖了很多个了。” 蔡宇航的妈妈说,在爱心豆芽的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到这个活动,就报名了。“通过义卖,孩子能锻炼胆量,是个很好的机会。而且,义卖所得能做慈善活动,一举两得。” 4周岁的吴珏刚和小伙伴们在一旁跳了支印度舞,衣服和头饰也顾不得换,就回到自己的摊位前。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义卖,也不太了解卖东西是什么概念,她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推销起面前的小零食。“这个爆米花很好吃的,我很喜欢吃。只要5元一罐。”让她有成就感的是,一个小时,她就卖出了20多罐爆米花,“我可以帮很多小朋友了。” 王栎垒和小伙伴林欣怡为这次义卖准备了几个星期,“主要是选商品,要适合义卖,单价又不高,就催着妈妈陪我们一起去进货。”他们的摊位前,那叫一个琳琅满目:练习本、彩笔、卷笔刀、洗澡玩具还有储蓄罐。林欣怡说:“这个蓝色的洗澡玩具,有个顾客一次性就买了7个呢。” 活动结束后,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一共有46个家庭参与了义卖活动,共筹集善款2224.9元,所募集的善款将用以建设爱心图书室。 公益平台已援建2所爱心图书室 昨天,有经过的市民询问,《慈善法》施行后,这样在公众场所义卖募捐合法吗?记者了解到,《慈善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开展公开募捐”。 爱心豆芽公益平台是宁波市慈善总会新苗大队运营的一个公益网络平台,是宁波市为数不多的有募捐资格的平台之一。 创始人陈俊喆介绍道,爱心豆芽公益平台是宁波首个以儿童参加为主的公益平台,面向全市的各所小学,强调孩子的参与和体验,帮助孩子培养爱心和正能量。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全市有50万名小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养成做公益的习惯,就意味着有50万个家庭在参与公益事业。就算每个学生每个月只做一件公益,日积月累,这样的力量汇集起来也是惊人的。”陈俊喆说。 平台工作人员介绍道,在宁波慈善总会和社会大众的支持下,通过“闲置物品募集活动”、“爱心义卖”等活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在平台捐助的善款,平台已成功援建2所爱心图书室。这两所爱心图书室分别位于江北尚德学校和象山白石三伟学校,都是学习条件相对比较差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此外,平台还向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后箐乡勤山完小、云县粟树乡大村谊合希望小学、粟树乡白水完小等8所贫困小学捐赠26吨爱心物资。 相关链接 本报和爱心豆芽邀您和孩子忆苦思甜 一起去云南大山爱心助学 在活动现场,“忆苦思甜”·关爱特困山区儿童招募活动也引起了过往市民的注意。这个冬天,在宁波的孩子能穿着保暖的羽绒服,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憧憬着寒假跟爸爸妈妈去哪里玩。可是,在云南省红河州的大山深处,还有不少孩子只能光着脚丫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读书。 影像资料再清晰往往也觉得遥远,文字描述再具体也比不过感同身受……本报和爱心豆芽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忆苦思甜”·关爱特困山区儿童活动。现在,招募已经正式启动。 如果你想带着孩子到贫困山区实地走走看看,如果你想让孩子看到同龄人身处逆境却勤奋向上的模样,如果你想和孩子过一个特别的寒假,帮山里的孩子一把,请联系我们,加入这场爱心助学活动。 活动时间: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3日,活动地点: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水田乡嘎马底村委会凉水沟特困村,招募对象:全市小学生家庭,报名热线:88013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