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有些词让我特别反感,比如‘小鲜肉’,哪怕你直接谈对性的欲望都比谈‘小鲜肉’好听,可是我没有权利,也不能制止这些词。”今天上午,在“汉语盘点2016”仪式上,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炮轰”网络上的一些流行词语。 12月20日中国青年网 其实,王蒙先生大可不必对网络流行语觉得“反感”甚至“痛恨”。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小鲜肉”都在那里,这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互联网时代要有互联网思维,自然也要有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思维,这是语言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不管是谁,都不能凭个人的好恶来代替对语言价值的判断。语言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十分敏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反映到语言中来。旧的语言词汇随着旧事物、旧思想的消亡而失去交际作用,新的语言词汇随着新事物、新思想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新的思维、新的事物不断涌现,与此相对应的语言,尤其是网络语言层出不穷,为语言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应该点赞。 网络语不是洪水猛兽,它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正是它充满活力的标志。网络语也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进化规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是哪个人可以指挥得了的。诸如“尼玛”、“逼格”、“绿茶婊”之类的低俗网络语,来的时候也着实热闹过一阵子,现在,用不着谁“反感”和“痛恨”,不是已经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了吗?有些网络语,像“杯具”、“蚁族”、“博斗士”、“弱爆”、“傻傻分不清”、“厉害了,我的……”、“……不要不要的”等网络语,能不能继续流行下去,有待于时间的考验,人们大可不必指手画脚,急于作出评判。而像“淡定”、“纠结”、“菜鸟”、“粉丝”、“枪手”、“秒杀”之类的网络语,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不是特别指出,谁还会记得那些词来自于网络? 能够流行下来的网络语,植根于社会,来源于生活,经过大浪淘沙,已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就成为约定俗成的新的交际工具,为祖国的语言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这是值得国人骄傲的好事。一味“炮轰”、“痛恨”,在方兴未艾的网络语面前显得不合时宜。 就像时光不会倒流一样,语言的发展也决不会故步自封,该来的一定会来,该去的也自然会去。与其“反感”“痛恨”,不如保持淡定。不知王蒙先生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