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松虎介绍自己捐赠的民国黑缎菊花团纹对襟马褂。记者 胡龙召 摄 |
□记者 陈爱红 标有上海华美公司商标的衬绒旗袍,红帮裁缝缝制的中山装,上个世纪宁波出产的手工夏布,1956年出版的妇女时装(捷克)杂志……昨天,宁波服装博物馆表彰了一批捐赠者并展出了他们的捐赠品。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王以林说,每一件捐赠品都见证了一段历史与记忆,他期待更多的市民支持服装博物馆的工作,变废为宝将家中的老服装捐赠给博物馆保护。 60多年前的中山装回到红帮故里 宁波服装博物馆昨天展示的这批捐赠品有50多件,都是由普通市民捐赠。“这两件中山装是邻居陈振祥伯伯给我爸爸做的,本来都是一整套的,裤子因穿得频繁磨破了,只有两件上衣留了下来。”捐赠者章莉明指着捐赠品介绍说,“以前只听妈妈说红帮裁缝,不知道啥意思,后来到了宁波才知道我们的邻居竟然是有名的红帮裁缝。”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章女士出生在上海,红帮裁缝陈振祥是她家的邻居。后来,红帮裁缝集体进京,陈振祥一家搬到了北京,章女士家则迁到了天津。因为婆家在宁波,退休后,章女士回到宁波定居,父母留下的衣物也被章女士带到了宁波。今年,她偶尔得知宁波有个服装博物馆,她决定将这些老服装捐给博物馆时才发现自己的邻居竟然是有名的红帮裁缝。时光荏苒,随着家庭的迁徙,这些衣服从上海到了天津,又从天津带到了制作者的家乡———宁波,这让章女士感慨万千。 对襟马褂引出有趣的宁波老谜语 除了中山装,捐赠品中还有清末民初的黑绸马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春秋牌黑呢大衣和八一火箭篮球队签名T恤等服装。捐赠民国黑绸菊花团纹对襟马褂的沈松虎说,这件马褂是套在长衫外面穿的,是20多年前他在旧货市场淘来的,现在市场上难得见到这么精致的老马褂了。以前的大户人家,一般是请裁缝到家里给全家人量体裁衣的,那时大牌的裁缝很吃香,有“四不做”之说:落雨不做,落雪不做,天热不做,天冷不做。 听了这番介绍,出席表彰会的傅瑞庭说:“我们生活的场景很多已经消失了,说起请裁缝,有个宁波老谜语蛮有趣,我说给大家听听:‘坐坐龛头下,吃吃赤泡茶,当要当他人客,防要防他作贼。’过去对裁缝,既尊敬又提防,怕他偷走布料。只有知道请裁缝到家里做衣服的人才有可能猜出这个谜语啊。” 手工夏布让人回忆起夏布长衫 布料是服装生产的原材料,捐赠品中还有十块手工夏布样品。 捐赠人傅飞因年纪大了无法前来接受表彰,为他捐赠牵线搭桥的傅瑞庭介绍说,他和傅飞都是鄞东五乡碶傅家人,20世纪八十年代,傅飞在参观浙江省工艺美术展时看到了毛蓝布,觉得小时候见到的夏布比毛蓝布更美,于是回家后便让妈妈找找夏布。傅飞的妈妈将自己珍藏的嫁妆———印有“喜上梅梢”图案的夏布布料贡献了出来。 后来,傅飞还发动自己的亲友收集夏布,终于收集了十块夏布样品,在一次展出后,杭州市文物局看中了这批夏布样品并征集了去。傅飞觉得,应该也给家乡人留个纪念,于是他再次发动亲友,又制作了一批夏布样品。2012年,傅飞托傅瑞庭把这批夏布样品捐给家乡的博物馆。起初,傅瑞庭找了好几家博物馆想去捐赠都没有成功,直到今年找到了服装博物馆才帮助傅飞实现了心愿。 夏布到底是什么?傅瑞庭说,它是一种以苎麻为原材料,手工纺织出来的土布。宁波人有夏布长衫的说法,夏天穿长衫比较热,但是夏布长衫却很风凉。因为挺括透气,除了做衣服外,夏布还用来做蚊帐、窗帘。 博物馆想把更多的老服装变废为宝 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王以林说,宁波是红帮裁缝的发源地,很多人家中都有老服装,大多数人都把它们当成废品处理。其实老服装能折射出某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宁波服装博物馆正在收集红帮裁缝制作的服装和与此相关的教材、工具等实物。在岁末开这样一个表彰会,是想通过活动,变废为宝,让老服装发挥最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希望更多的市民关注和支持宁波服装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