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文 娱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出土文物精华展 带您领略“草原丝绸之路”风情

  镶宝石金冠饰(汉代)
  鹿头形金步摇冠(北魏)
  立兽口青铜豆(春秋)
  马形金饰牌(春秋)

  □记者 陈晓旻/文

  周建平/摄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歌咏北方草原富饶、壮丽的一首民歌,大家都很熟悉了。昨日,“草原丝路———内蒙古出土文物精华展”在宁波博物馆一楼西展厅正式开展,宁波市民可以一睹辽阔草原的另一条文明之路,看到匈奴、鲜卑、蒙古以及西域各个民族审美符号的融合。

  “草原丝绸之路”

  开启最早的丝路文化

  在宁波,我们常说“海上丝绸之路”。那么内蒙古的“草原丝绸之路”又是一条怎样的文明之旅呢?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与欧、亚、非的交通、贸易之路。它不仅是通商之路,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之路。而“草原丝绸之路”又是其中时代最早又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间的交流为重。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付宁介绍说:草原丝绸之路由内蒙古阴山长城沿线,向西北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而内蒙古草原,不仅是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本次展览分为“草原丝绸之路的肇兴———西周到战国”、“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战国晚期到辽”以及“草原丝绸之路的鼎盛与延续———蒙元、明清”三个单元。每个时期的器物都呈现出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痕迹。

  魏晋南北朝鲜卑族的兴起,加速了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在内蒙古的考古发现中,还可以看到印度佛教艺术和波斯萨珊王朝以及希腊文化的影响,其中一件衣服上织的图案就是狮身人面像。而元朝建立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在游牧的环境下共同存在,直接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宗教场所的供养器物上。

  黄金制作装饰物

  是游牧民族的喜好

  这次展出文物共有220件,其中一级文物57件,包含青铜器、金银器、陶器、琉璃等。

  不过在展览现场,记者发现相比一般文物展,这次展出的很多物件都用黄金制作。付宁解释了记者的疑问:“以黄金为装饰物,历来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喜好,也是欧亚大陆草原游牧民族在装饰上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些金饰,从头饰、耳饰到金杯、金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个战国刺猬形金饰,栩栩如生,而北魏的鹿头形金步摇冠,精美生动。还有几个“格里芬”纹银饰片,则体现了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格里芬原为希腊神话中的神兽,形同狮鹫,后成为掌管黄金的神兽,是中亚地区宫廷里的雕塑和标志之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10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