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3年累计176名宁波市教育优秀校长和教师赴南疆支教

宁波教育援疆在库车生根开花

  宁波援疆老师沈益飞与学生在一起。

  漫长的路途独挡不了他们前往的步伐;新疆的师生是他们回来后最不舍的牵挂……2014年以来,宁波市连续选派援疆教师组团支教库车县第二中学、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阿克苏库车双语培训中心,一批批宁波优质教师资源为新疆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疆以来,宁波教师们立足讲台,倾情奉献,3年累计176名宁波市各级各类教育优秀校长和教师赴库车短期交流。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18名宁波援疆老师荣获库车县“优秀援疆教师”称号表彰,其中有8名在库车二中任教,2名在库车中职学校任教,8名在阿克苏库车双语培训中心任教。库车的师生们纷纷点赞:宁波教师“亚克西”。

  记者 李宁

  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带到库车

  王皓诚是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第二中学高二13班的一名蒙古族学生,最近他迷上了机器人制作,他说:“机器人制作太有趣啦。我学到了很多,因为不仅有我们自己学校的老师教,还有来自宁波的老师指导。”

  原来,2016年10月,宁波效实中学的刘维碧老师前往库车二中,开展为期4天的机器人教学指导交流。期间,刘维碧与库车二中热爱机器人的学生们在实验室内一起讨论电子学、计算机与机械方面的知识与要点,并对机器人社团的学生进行了细致地指导。

  作为甬库两地教育领域的名牌学校,之前,宁波效实中学和库车二中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带到库车。早在2011年,宁波镇海中学就与库车二中达成联合办学协议,镇海中学库车分校在库车二中挂牌成立。除了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外,镇海中学还通过选派优秀教师支教、选派暑期讲师团讲学、开设教育教学论坛、师资培训等项目为库车当地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宁波市教育局结合库车县实际,积极实施教育人才援疆工作,帮助库车打造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教育人才队伍。除了甬库两地学校之间的交流,宁波各校教师还“组团”到新疆支教。

  2016年9月,宁波市教育局组织师训专家、教研员、幼儿园园长等一行10人,赴新疆库车县开展了为期4天的短期支教培训等活动。宁波的教师们在库车县第一中学、第六中学、实验中学、乌尊镇中学、第七小学、第九小学、乌恰镇中心小学、林基路小学等8所中小学校进行调研;为库车县各学段各学科的教研员和全县中小学教务主任、科研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举办业务培训讲座,此次支教活动覆盖库车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00多人次。

  宁波援疆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为方便当地教师日常观摩学习,援疆教师实行“不关门的课堂”,随时欢迎推门听课。同时,定期举行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在职业教育领域,同样有很多来自宁波的教师在库车支教,目前已经成立库车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标准化工作室,系统开展师徒结对、技术演示、课题研究等传帮带工作。

  此外,自阿克苏教育学院库车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建成以来,宁波市36名双语支教老师扎根双语培训中心,接力开展双语培训工作,并承担多项国家语委课题和浙江省高校科研课题,编写校本教材,帮助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培养了近3000名能熟练运用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教师。

  敞开门让库车教师走进宁波

  宁波在这些年的教育援疆中体会到,要让教育援疆在库车生根开花,必须抓住校长这个关键。

  宁波教育援疆在做好点上教师支教的同时,2016年3月28日起,在宁波和库车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库车县150名中小学校长分三批在宁波教育学院接受为期各1个月的培训。

  一个月的系统培训让校长们充分理解了“教育的发展看学校,学校的发展看校长”理念。伊西哈拉镇中学校长热合曼·克然木一回到库车,立即在学校开展“素质提升”、“优化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3项改革。

  记者了解到,针对参训校长大部分来自农村,80%为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为了办好3期培训,宁波教育学院专门组织23位宁波市名校长、名师、一线优秀农村中小学校长组成讲师团,系统讲授教育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介绍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

  库车县乌恰镇教育办主任说:“宁波结对老师是真心帮助我们,我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期间,参训校长还实地考察了宁波中学等3所承办内高班的学校。

  2015年,为帮助解决阿克苏地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紧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等困难,库车中职学校7个专业、34名青年教师赴余姚职教中心学校、宁波市技师学院接受为期1个月的集中培训。

  据了解,阿克苏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专业不对口、教学经验不足,双师型教师则更是少之又少。宁波承办学校按专业分组、按库车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和实训设备安排培训内容,根据每位老师的实际情况“一对一”量身制定培训计划。

  此外,宁波还发挥学前教育特色优势,选派库车县9名幼儿园管理骨干赴宁波跟班学习3个月,2名骨干返回库车后,竞聘当选库车县第四、第六双语幼儿园园长。

  援疆手记

  因为有缘所以相聚

  □李 霞

  

  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那么让我们跨越天山穿越万里而来的相聚那又该是多大的缘分呢。我第一次了解库车是在2010年,有三位库车的教师来到宁波效实中学挂职学习,让我有幸了解到这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为着这份喜欢,当2012年我参加优质课评比时,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以走进库车为例来体会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那堂课最后得了一等奖。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有一天我会真正地走进库车,成为名副其实的库车人。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当日领导询问我来库的意愿时,我之所以毫不犹疑地答应,正是源于这份初心,才有了今日的相聚,才有了这场万里之约。

  当十五班的孩子们将一个盛满他们满满祝福的漂流瓶交到我手上时,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当我一个个打开50张小纸条时,那一字一句让我的眼眶顿时红了,相处的点点滴滴一幕幕在我眼前回放。我想起有一次出差回来时,孩子们把我团团围住诉说他们的不舍并要求:老师,要不你就别走了,你要陪着我们一起高考啊!我想起甘爽期中考试后跑到我办公室兴奋地拉着我说:谢谢老师的指导,我这次不仅及格了,而且还考了全班第一!我想起美莹在作业本里夹了一封信上感叹到:要是你一直在我身边多好啊,是你改变了我对政治课的看法!我想起课代表代表全班同学给我的留言中写到:我们全班真的超级喜欢您,不仅喜欢您上课的方式,更喜欢您的人,我不太会说好听的话,但是您对我们的好,我们都记在心里……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想告诉孩子们,无论将来身在何处,我都会用心陪伴你们直到永远!

  努力让每个援疆的日子有意义

  □何立民

  

  这两年,我选择了归零式的磨砺,努力让每一个援疆的日子都变得有意义。

  2016年第一学期,我接手了三个新的班级:15级数学2班、数学3班和政治班。其中政治班是最为特殊的,因为在这个班级里,有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教师,更有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体育、音乐等不同学科的教师,严格来讲是个不折不扣的“混科班”。

  课堂上我设计了“我的名片”请学员作自我介绍,以便师生之间能尽快熟悉起来。名片内容包括我的姓名、家庭地址、爱好特长、座右铭、我的愿望等等。学员一边填写,我一边观察。发现这个班的汉语水平还是不错的,不少学员写得很流利,很快就完成了。

  但与其他班级一样,学员与学员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程度差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只填写了两三项,写的语句也不通顺。有的学员不理解“特长”的意思,有写“做饭”的,也有写“助人为乐”的。

  写好“名片”,我让大家发言。当最后说到愿望时,几位老师的发言让我很感动。玛依努尔玉素普说,她的愿望是成为一个人人欢迎的好老师。我立即为她点赞,因为她的愿望非常朴素,但却道出了所有老师的心声。这不就是我们做老师的终极目标吗?然而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实现起来又谈何容易呢?阿孜古丽尼亚孜说,她希望不用再做保安。我好奇,你是既做老师又做保安,在学校打两份工吗?她说不是的,是新疆特色,校园安保工作要求非常严苛,老师都参与安保,隔天要值班24小时,晚上必须住在学校,孩子家庭经常无法兼顾,对于已经成家并有了孩子的母亲来讲,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这一张小小的名片,成了我们师生相互熟悉的通行证,也成了他们倾诉的窗口,让我了解到这里教师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

  鲁迅说过,遥远的地方,很多人都与我有关。是的,来新疆之前,从未想过我的呼吸心跳会与相隔千山万水的他们连在一起,现在,他们走下讲台,重新坐进教室做回一名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多大的渴求与耐心啊。所以,我们更要认真教学,不辱使命,不辜负他们的一片信任与厚爱,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圆满完成援疆任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