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巡 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心城区道路“平坦”行动实施一年

市民投诉同比下降25%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周骏

  

  去年,城管部门牵头开展了中心城区道路“平坦”行动。如今已过一年,道路病害到底从何而来?“平坦”行动究竟采取了哪些行动?坑洼的道路是否变成了“坦途”?近日,记者对道路“平坦”行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据该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城管市政部门首次引入了道路综合检测机制,对中心城区所有70条(段)市管道路进行了常规检测,对39条(段)重要市管道路进行了结构检测。今后,道路检测机制还将长效运行,确保常规检测一年一覆盖,结构检测两年一覆盖,为每一条道路建立“健康档案”,通过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分析各条道路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

  有了数据支持后,城管各部门对不同程度的道路病害进行分类,并按需制定养护方案。对于大面积的路面病害,除了单层式沥青铣刨摊铺外,针对病害较深的区域,还大大提高了两层甚至三层式沥青摊铺的比例。同时,完成百丈路江东北路路口、南苑街粮丰街路口等53个交叉路口的路面整治工作。

  在道路“平坦”行动中,城管各部门还实施了一系列专项类的道路品质提升工程,通过创建一批养护标准高、细节品质好的示范区域(路段),为城市道路品质提升做好典范。如城管市政部门开展的新河路(彩虹南—琴桥)沥青路面养护工程,除了对全线沥青路面进行铣刨摊铺外,还对局部道路基础进行了补强。改造后的新河路,道路平整、街景整洁,井盖无沉降、异响,极大地提升了设施品质和行车的安全舒适。据统计,2016年,市中心城区共完成通途路、丽园北路、马园路等38条道路的品质提升改造工程,成功创建9个“养护示范区域”和42条养护示范路。

  另据介绍,相较传统的道路养护模式,在道路“平坦”行动中,主要创新推广了两个新的管理机制。一是施行了路段(域)长负责机制。根据养护示范创建区域(路段),为每个区域、每条路段都“任命”了“域长”和“路长”。北仑区城管局还创新推出了“局长马路办公-执法路长巡查-民间路长监督”的三级路长勤务制度,规定局级路长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执法路长每天巡查不少于6次,“民间路长”平均每天上路“找茬”不少于半个小时,通过“一人一路、三级联动”的模式,提升道路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二是实施了“五小权力”规范运行机制,最直观的做法,就是加强了对道路养护行为的监管,通过照片台账、现场巡查、取芯抽检、多级督查的方式,要求养护单位严格落实标准的道路养护维修工艺,对不规范的养护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内部管理出发,提升道路维修的效率质量。

  记者从城管市政部门了解到,中心城区道路“平坦”行动实施一年以来,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市民投诉也同比下降了约25%,可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