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山堰建成后,水患影响大大减小,鄞江才变得非常繁华。 龚国荣 摄 |
□记者 陈爱红 明州初治始于何处?研究宁波早期城市的变迁,宋时的小溪镇(今海曙区鄞江镇)是个不能不提及的地方。关于明州是否起源于小溪的探究,从南宋时期就开始了。本报1月15日第4版《小溪古城不存在 宁波曾有大象生活》一文见报后,很多读者表示希望了解更详细情况。昨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接受记者采访,为大家详解为何小溪古城不存在。 “小溪古城”说曾被视为主流学说 王结华说,目前学界关于历史上宁波港城变迁路线之研究,以唐代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在今宁波市区鼓楼一带修建明州子城为时间界限,可以分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关于长庆元年之后宁波城市与港口的发展,无论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史学研究都没有什么争议;但关于长庆元年之前宁波城市与港口的发展之问题,各家观点并不统一,具体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有学者认为,早期宁波城市的演变路线是:句章古城→小溪古城→明州古城(此说只涉城址,不及港口)。南宋以来部分宁波方志及今人研究亦多持此说,如明代张时彻等撰《嘉靖宁波府志》、中国书局1995年版《宁波市志》、1996年版《鄞县志》等。二,也有学者认为,宁波早期的港城演变路线是这样的:句章古城(古港)→城、港分设于小溪与三江口→明州古城(古港)。此说以郑绍昌著《宁波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和傅璇琮主编《宁波通史》(宁波出版社,2009年)为代表。三,还有学者认为,早期宁波的城市变迁是这样的:句章古城→明州古城(此说同样只论城址,未谈港口)。 现有考古证据不支撑“小溪古城”说 小溪,唐代称光溪镇,宋代称为小溪镇。小溪位于今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一带,自古以来就是进出四明山区的重要门户。 据王结华介绍,2011年以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鄞江镇一带持续开展了三年多的调查、勘探、试掘和遥感考古工作,寻找小溪古城,特别是针对得名甚早、说法最多的“古城畈”地块实施了重点发掘工作。已知的考古结果显示,虽然在鄞江镇北、西、南三面山地皆发现了两晋时期的砖室墓葬,但墓葬规格普遍不高;在该地块,虽然发现了宋元时期的码头、道路等遗迹和众多同时期的陶瓷类遗物,在晚期地层中也出土了少量的唐代越窑青瓷器物,但没有发现单纯的唐代以及时代更早的文化堆积层,更未找到任何明显的地面或地下城址迹象。此外,明末清初学者高宇泰所著《敬止录》中有关于明州治于鄞江镇“高尚宅”的记载,但考古人员在“高尚宅”进行的试掘也没有发现唐代或更早的文化堆积。 王结华说,从目前的考古情况看,至少在地方志书指认的可能埋藏有古代城址的“古城畈”地块、“高尚宅”地块、“悬磁村”地块及凤凰山周边,并没有发现任何城址迹象,从而基本排除了历史上这里曾建有古城的可能。 它山堰建成前,小溪不适合人类聚居 也有学者从地理环境和水利条件角度进行分析,对小溪古城存在的可能性表示质疑。鄞江地处鄞西平原与四明山区交界地带,地势狭隘,汛期来临时,来自四明山的雨量高值区的东向水流多汇集于鄞江镇,其水患威胁可想而知。因此,在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它山堰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成投用之前,要说明州的州治建于此地,显然于理不合。 它山堰建成以后,这里才发生了很大改变。元人袁桷曾在《鄞县小溪巡检司记》中描述过小溪的繁华:“其地三境交接,大江贯其中,群溪毕会,水清泠如明镜,岩峦拥秀,千篙竞发,碧瓦朱甍,翚耸鳞比……”明清以来的很多方志之所以认为明州起源于小溪,很可能与当时这里的繁华有关。 王结华表示,综上所述,现在一批学者认为,句章古城在东晋时期因战乱废弃后,宁波先民并没有迁址到小溪一带,而是直接迁到了明州古城的位置,所谓“小溪古城”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