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费拖了一年多未退 证件过期两年多未补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我市多部门昨进行联合整治

昨天的联合整治行动中,工作人员在检查培训机构的证件。记者 徐叶 摄

    寒假来了,个别教育培训机构“特别忙”:忙着躲避市民的投诉和退费要求,忙着躲避相关部门的突击检查。

    昨天上午,我市教育、消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教育培训机构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检查,记者受邀到参与。据悉,整治行动今天仍将继续。记者  徐叶  通讯员  陆灵刚

    退学费要先发红包 学员火大了

    联合整治小组工作人员首站来到仁和会计培训学校(海曙培训点)。该培训点在天一商圈一写字楼内,占地面积不大,门口挂着“人社部教育培训中心主管会计能力教学中心”的烫金招牌。

    走进培训点时,一名身着黑色羽绒服的女士正与前台接待人员理论。女士姓赵,2015年年底在该培训点交了1万多元培训费,后因种种原因不能参加其中价格为4800元的培训课程。双方协商后,培训点答应退费,并约定最晚2016年年底退款。

    本月18日,赵女士与培训学校联系,催促培训点退费。昨天一大早,她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男子自称是该培训点工作人员,要求她先发一个1000元的红包,再予以退款。“气死了,今天就是来培训点问个清楚的。哪有这种事情?”赵女士说。

    培训点接待人员表示,“没有索要红包这回事”,但提到退费一事就不吱声了。记者注意到,在联合整治小组携带的一叠投诉单中,与该培训点有关的有五六张,几乎都涉及退学费问题。而且从投诉单的附件来看,教育部门已“责令”好几次了。

    海曙教育局行政审批科杨科长指出,经现场检查发现,该培训点没有办学许可证,而且消防安全不达标,问题有很多。

    据统计,近几年在涉及教育培训机构相关的投诉中,九成以上都与学员退费相关,这背后又涉及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等多方面问题。

    不少培训机构其实是“咨询公司”

    在联合检查过程中,不少培训机构倒是能拿出营业执照,执照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按执照上登记的类型,都是没有资格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    昨天上午9点45分,检查人员来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上写的是“××咨询公司”,而且无法出示《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一家名为“魔奇英语”的教育培训机构,有营业执照也有办学许可证,现有学员200多名,看起来一切都没有问题。但工作人员仔细查看后发现,其办学许可证有效期为2014年12月,也就是说,已经过期两年多仍未补办。

    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指出,办理这个许可证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经营场地起码要有300平方米,消防安全方面必须合格,按照学校规模还得交相应金额的保证金。而“咨询公司”的审批门槛低,对场地根本没有“300平方米”这类的前置要求。    于是,一些公司就动脑筋打“擦边球”,或者是抱着“先混着,混一天是一天,实在混不下去了再想办法”的心理,违规办学。

    记者从海曙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海曙区(包括区划调整后的西片区)目前以“咨询公司”为名登记在册的有178户企业。检查人员表示,通过消费者投诉的信息来看,其中有不少企业在违规办学。

    据介绍,申办一家培训机构的正常程序是:在场地、消防安全、保证金等均没问题的情况下,按照《宁波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审批与管理规定》予以发放办学许可证,然后才有资格办理相关的营业执照。

    “目前市面上的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不少,有的甚至干脆‘逃票’。”有检查人员说。

    新规定已出台 监督管理将进一步规范

    记者昨日在现场了解,一些培训学校目前处于“空置”状态:场地都已装修一新,却不能正常营业。

    飞跃培训学校位于泰富广场,机构负责人称目前尚未拿到《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目前已停止招生。鄞州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称,这家培训机构递交过书面申请,但后来却“卡”住了。

    “很可能是消防没过关。”市消防支队防火处监督管理科葛婧雯昨天在现场查看了一下,指着这家培训机构到处可见的绿色软包装修说,这样的装修从消防角度来看,是肯定通不过的。软包是易燃品,一旦发生火灾,软包会燃烧发出有毒气体,因此需要整改。

    教育、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各渠道接到的关于教育培训机构的投诉确实比较多。据介绍,培训市场需求大,而开办培训机构的审批越来越严格,那些审批不出的企业就会变着法子玩花样。在检查整治过程中,相关部门也遇到了执法难的问题。“一听说我们要去检查,就说今天没空,明天还是没空,或者索性不接电话。”海曙区教育局行政审批科蔡科长说,一般情况下,教育部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就会责令商家整改,但因为商家频频扯皮,整治效果不佳。

    记者也了解到,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商总局昨日联合印发《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其中进一步明确了营利性民办学校设立、审批、注册登记等方面的程序。“尽管地方上落实需要一些时间,但依据已经有了,各部门分工会更为明确,对这类学校监督管理的力度肯定还会进一步加大。”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说。

    新闻链接

    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市民需注意四个问题

    据了解,我市经市、县教育部门许可批准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有700多家,其中宁波市教育局批准的有90多家。检查人员结合多年整治经验,提醒市民注意以下4个问题。

    问题一:不认办学资质,盲目消费

    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一定要先检验其是否有教育局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原件),办学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根据规定,办学许可证应在公开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请选择合法办学、年检合格、口碑较好、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市民可通过“宁波民办教育网”查阅全市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年检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

    同时,还要查验其登记办学地址和实际办学场所是否一致,办学地址不一致的,不仅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问题二:轻信虚假宣传,不签合同

    建议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要求培训机构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便日后发生消费争议时,根据合同依法维权。

    问题三:没有索取发票,退费困难

    根据有关规定,培训机构必须向社会公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家长在交费前一定要了解相关收费政策,交费后应妥善保存发票和培训合同。如遇特殊情况需办理退费手续时,可持发票到培训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根据《宁波市培训机构收费退费管理暂行办法》,培训机构要在学员提出退学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退费手续。消费者如果发现培训机构拒不按时解决退费问题,可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举报。

    问题四:受到促销诱惑,冲动消费    消费者对不熟悉的培训机构应持理性消费态度,宜采取短期试课的办法,在认同对方的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后,再签订后续合同,以降低消费风险。不能看到培训机构推出促销优惠就冲动消费。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