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新 据中国宁波网报道,上周,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在“考量中山路文明”的专题巡访中,共上传了42份巡访报告,涉及中山路上92个点位。大家在点赞中山路崭新的路面、开阔的视野、漂亮的公共设施的同时,痛陈目前困扰中山路的七大不文明:横穿马路、机动车和自行车违停人行道、硬闯红灯、绿化带被践踏、沿街乞讨、路边垃圾、流动摊贩。 今年6月,中山路将全面完成综合整治,人们将关注与期待的目光凝聚在此,也在情理之中。正如巡访员“缘于月湖”所说:一流的道路交通设施,一流的道路交通法规,加上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市民文明素质,才能成就“浙东文明第一街”。说实话,今后,依靠中山路上完善的硬件设施,再通过增加执法人员、加大处罚力度等手段,再加上市民的配合,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中山路打造成各项软硬件指标都符合相关标准的“浙东文明第一街”,问题并不大。比如,对违停的机动车或自行车,或抄告或搬离;对横穿马路、硬闯红灯的行人,或劝阻或罚款;对沿街乞讨、流动摊贩或疏导或劝离;对路边垃圾出动人车及时清除。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中山路上现有的不文明现象就有望得到较大程度的改观,离“浙东文明第一街”也会渐行渐近。可以说,只要集中资源,要让中山路“中看”,并非难事。 但目前困扰中山路的七大不文明,同样困扰着其他马路。将中山路盯得再紧,改变的也只是一条路、一条街,除了中山路,宁波还有成千上万条路和街。如果除了中山路,对其他街路上的不文明现象可以听之任之,那么,就算“浙东文明第一街”打造成功,这样的治理方式是否中用?对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作用有多大?恐怕还有许多疑问。你想,如果在中山路上横穿马路、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要受到处罚,而在其他马路上基本没事,那么,在不同地方“选择性讲文明”的现象恐怕会频频出现。 不过,如果换一种思路,有关部门将在打造“浙东文明第一街”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经过总结和提炼,用较快的速度推而广之,让其他地方“也采取”中山路的治理方式,再结合实际,真正提高对不文明现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这样,“浙东文明第一街”在中看的同时,就能为整座城市的文明管理模式与创新实践作出有效的探索,真正“中用”。也只有这样,宁波在向更高水准文明城市的前行路上才能迈进更坚实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