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张墉) 今年春节,市民响应本报等多家部门发起的倡议,放鞭炮的数量大大减少,但昨天初八的“开门炮”却坏了这份“默契”。昨天一大早,家住灵桥小区的周先生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初一没放的鞭炮都在初八当‘开门炮’响了!”周先生在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7777777时无奈地说。 初七是年后首个工作日,但不少商家都选择在初八开张,还放上一挂“开门炮”,以讨个好彩头。可呛人的火药味和满地的鞭炮屑却苦了市民和环卫工人。 昨天上午,记者在百丈路与兴宁路等路段看到,“开门炮”放得正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儿。百丈路上一家饭店放了很多鞭炮和烟花,纸屑满地。旁边有两个环卫工人,烟雾还没有消散,就赶紧上前清理了起来。 王师傅负责柳汀街这一段的保洁,他昨天早上3点就起床了,4点不到就开始干活。“七八点的时候,路边的门店一开门就放炮,这家放完那家放,我来来回回都扫了快20遍了,扫了两三个小时都没闲下来过,比过年7天加起来扫得还多。” 市城管局市容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初八“开门炮”的现象,他们提前准备,全市6000多名环卫工人全员上岗。据统计,昨天清理的烟花爆竹垃圾有近10吨,与过去三年基本持平。“如果商家少放一些‘开门炮’,空气质量会更好,环卫工人的劳动量也会减下来。我们一直在呼吁,但效果不佳。” 另据环卫部门介绍,春节长假期间,中心城区共处理烟花爆竹垃圾60吨,比去年少了28吨。 链接 今年春节宁波中心城区烟花爆竹销售点减少三成 市民普遍感觉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有所减少,那么市场上烟花爆竹的销售情况又如何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市区的一些烟花爆竹销售点。 昨日,记者在海曙区寻访了好久,才在南苑街128号找到一家烟花爆竹直销点。记者看到,这个直销点摆放的烟花爆竹估计也就二三十箱。店主指着地上放着的小型烟花介绍:“这类二三十元一个的烟花卖得最好,还有这种可以拿在手上燃放的烟花条,单价在10元以下,卖得也不错。今年烟花的均价普遍下降,价格高的也就200来元一个,往年贵的要上千元。今年单价高的基本卖不动。” 店主还告诉记者,如果过了正月十五还没卖完,这些烟花爆竹就必须转移到专用仓库存放,一般临时直销点都会把卖不完的货转交给批发商去处理。 记者昨天还联系了烟花爆竹批发商——宁波市海田烟花爆竹有限公司。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他们公司历年的销售情况看,最近几年烟花爆竹的销售量一直在减少,今年春节相比起去年至少减少了10%,特别是单价较高的烟花爆竹销量下降更加明显。 据了解,目前我市经过审批的长期经销烟花爆竹的零售点共有508家。今年春节期间在中心城区获得审批的季节性烟花爆竹销售点为40家,同比减少了33.3%。而市区烟花爆竹燃放量的减少,也给市民带来了良好的空气质量。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在刚刚过去的春节7天假期里,我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整体良好,达标天数比例(优良率)100%,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六项常规污染物浓度均达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 记者 谢昭艳 毛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