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在厨房展示她的厨艺。记者 胡龙召 摄 |
 |
张荷仙奶奶在展示武术套路。记者 胡龙召 摄 |
凤凰展翅、金鸡啄米、旋风腿……一套拳法下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打拳者站定,环顾四周,面露笑容,气定神闲。 任谁都猜不出,她已是94岁高龄。 出生于武术世家的张荷仙,勤练不辍,尤以拳、腿、棍为三绝。其一生古道热肠,是四邻八乡有名的侠女。 如今,老人已经很少与人交手,但她的传说仍在江湖流传,人称“功夫奶奶”。 昨日,记者慕名前往采访,一睹传说中的功夫奶奶,聆听了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陈云松 身轻如燕 隐居山村 在宁海力洋镇东园村,林屿山高耸其间,功夫奶奶的家就在半山腰上,独门独户,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绿树下。 记者跟随当地引路人爬上一道高高的坡道,眼前是四间开面的平房,门前是宽阔的大道地,散放着几把竹椅和练武的石锁,四周绿树鸟啼,仿若传说中高人的隐居之地。 听闻有客人来,功夫奶奶从村里赶紧回家。记者从山坡上望下去,只见“功夫奶奶”身轻如燕,步伐矫健,三步两步就“飞”上了高高的坡道,爬山走路姿势异于常人。 站在记者面前的功夫奶奶,戴着黑色绒线帽、身穿深灰大襟布衫,身形娇小,体格清瘦,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她年龄,大家都会以为她是位70多岁的老人。 “你们从哪里来啊?”功夫奶奶拉起记者的手,用一口浓浓的宁海话热情地拉起家常,她的手掌很是温热软绵。 招呼记者落座后,功夫奶奶坐上竹椅,盘着双腿,在她的小儿子冯传引“翻译”下,缓缓讲述起她那94载传奇的人生故事。 四岁习武 颇得真传 在当地,历来有习武的传统,但凡60岁以上老人都会武术功底。大家认为,张家的棒法源自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立的“太祖棒法”,故而习武者都奉赵匡胤为祖师爷。 功夫奶奶娘家所在的山后张家,其族人大多精通南拳与齐眉棒法,在三门湾一带的六县扬名,被称为“山后老本”。在宁海当地,老本意味着学武术者。 千百年来,山后村人遵照老祖宗留下的“不怕苦、不怕死、一生锻炼”的祖训,将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张家的传统武学是门好技艺,强身健体,必须时常操练,不能耽误。 功夫奶奶在三四岁时就开始习武了,师父就是自己的父亲。 张氏武学没有传承禁忌,不管男女、本姓外姓,只要想学,都会传授。父亲对张荷仙要求非常严格,武学传承恪守祖制。 在张荷仙幼年的记忆里,天还未亮透,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洗干净手、点上香烛,祭拜祖师爷。然后扎马步,练套路。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张荷仙每天清晨起床,先练两个小时功夫,再去田间干活,从来不会落下。 功夫奶奶天资不错,又因练得刻苦,很快在师兄弟中脱颖而出,十几岁就学会所有张家武学真传。到了后来,父亲甚至让她带领师兄弟们操练。 一对侠侣 娃娃结亲 功夫奶奶的爱情故事就如金庸武侠小说描绘的一般:一对令人称羡的武林侠侣。 她的夫君就是自己的同门师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我外公和爷爷是很好的朋友,可能很早就给我的老爸老娘订了娃娃亲吧。”冯传引道出了其中的渊源。 在功夫奶奶六岁那年,一个邻村的小男孩拜在其父亲的门下习武。 清晨,一对小人儿起床,洗净手,点香烛,拜祖师爷,扎马步,练内功……天长日久,一招一式间,少男少女的情窦在苦习中渐开,又慢慢升温。 18岁那年,功夫爷爷离乡当了兵。那时,功夫奶奶14岁,而家中母亲去世,功夫奶奶就依上辈的安排,住到了婆家。 8年后,26岁的功夫爷爷一身戎装归来,鼻梁挺拔、棱角分明,英气逼人。 这对侠侣终于走在一起,功夫爷爷敦厚沉稳,功夫奶奶机灵聪明,这对璧人艳羡了多少村里人。而有意思的是,两人都是武林高手,冯传引说:“功夫可能是我老爸好一些,平时他们也有切磋,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老娘赢。” 相守一生 四代同堂 功夫奶奶的武侠气概放在日常柴米油盐里,就略显粗线条了。 不过,幸好,功夫奶奶有功夫爷爷。 冯传引小时候记忆里,别人家是夫妻两人一起在生产队干活赚工分,但他们家只有父亲一人在忙。因为母亲总是在外面热心帮忙,同样习武的父亲也不擅长农活,“我老爸是个很实在的人,非常低调,村里都叫他是最好的老实人。家务事、农活都是我老爸一人做的。” 他的脑海里,总有个老爸等待母亲的场景:“老娘一般5点多起床,练了武功后就出去了,而老爸就会准备好早餐,等到7点多老娘回来一起吃。” 再恩爱的夫妻也有磕磕绊绊,这对侠侣也不例外。冯传引说,老娘是个急性子,平时在家里,一般都由她做主,但是偶尔老爸发火一凶,她就不做声了。 这样,这对侠侣相守80余载,育有三子一女,而且四代同堂,是幸福美满的一大家子。4年前,93岁的功夫爷爷为家人做好最后一顿午饭,安然离世,留下功夫奶奶独居在老屋。 古道热肠 厨神再现 功夫奶奶在四邻八乡可是威名远扬,她的热心肠也是出了名的。 功夫奶奶很忙,在子女的印象中,母亲总在外面帮别人。总是有一群群慕名习武的人找上来,请功夫奶奶指导教授。谁家生孩子了,都要急急忙忙找功夫奶奶去接生。功夫奶奶做衣裳是一把好手,剪的花样是当地大姑娘学习模板。炒的米糖更是美味无比,村里的媳妇都请她现场指导。 最神奇的是功夫奶奶还是厨神级人物,四邻八乡的村民要办喜事了,都争着抢着请她当大厨。这也是老人颇为自豪地一件事,她现场表演自己的厨神绝活:切菜时,根本不用眼睛看菜刀,干脆利落,节奏分明,刀起刀落,菜就切好了,菜丝匀称;炒菜时,柴火烧热了大铁锅,她双手左右开弓,同时用两把锅铲,一翻一炒,大功告成,色香味俱全的大菜就上了桌。 海边人好客,办喜事更是排场大,经常是几十桌的大场面,而且每桌少则18道菜,多则52道菜,功夫奶奶都不在话下。直到老人80多岁了,才在子女的劝说下,婉拒前来邀请的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