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楼市在是否“春寒料峭”的讨论声中逐渐活跃起来。根据1月份热点城市楼市的供应量和成交情况,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整个市场已经开始冷静下来。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2016年楼市火爆,透支了部分市场购买力;二是在政策收紧、资金成本上行的双重压力打击下,楼市似乎难打“鸡血”;三是去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句话给楼市定下了主基调,不少准购房者因市场行情不明朗而处于观望中。 上周,一份中指院公布的监测数据出炉,显示1月份在30个主要城市中有24个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出现环比下降,而“宁波以79%的降幅成为成交面积环比下降幅度最大城市”,这个话题登上了不少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的醒目位置。 事实上,1月宁波共成交商品住宅1701套,成交面积约21.21万平方米,确实在成交量上比上个月减少了6376套。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16年12月份受到契税优惠政策到期的“神助攻”,市区商品住宅销售才创下了8077套的历史新高。这无疑是宁波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殊情况。 再看过去3年,2014年至2016年的1月份宁波楼市分别成交了1514套、2332套和2627套。其中,2014年1月成交的1514套,更少于今年1月份成交量。与此同时,1月份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得到江东金茂府、万科东晟府等中高端楼盘拉升,达到1701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38%,同比上涨24.35%。 因此,抛开春节假期因素,似乎楼市降温速度并不像传说中那样“迅雷不及掩耳”。 二月份作为观察今年楼市走向的重要窗口期,目前,在新盘不多的情况下,宁波楼市正以每天40-70套左右的速度去化。开发企业推盘热情逐步提升,从市六区新申领的预售许可证的住宅项目来看,这些楼盘的价格并不算低,也没有出现明显降价的情况。即便有些楼盘未在2月开售,也在积极备战“小阳春”。相信随着一批纯新盘的陆续推出,去化量也将进一步上升。 对于购房者关心的今年是否还有购房良机的问题,笔者认为,基于去年庞大的土地供应量,今年入市楼盘体量也将相当可观,因此购房者面对心仪项目,切勿再盲目托关系、抢房子,完全可以悠着点,不要成为助推房价上涨的“急先锋”。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