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妈妈好痛心

8岁女儿三次从大人包里偷偷拿钱

专家:父母要学会引导,千万别给孩子贴标签

严勇杰 绘

    “我从来没想到,女儿竟然会偷钱,而且已经好几次了。”昨天一早,35岁的吴女士联系上本报记者,情绪几近崩溃。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身边了解了下,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偷偷从父母处拿钱的经历。在东论的一个讨论帖里,不少回帖者都提到这是“正常的事”。碰到这类事,父母又该怎么处理呢?

    乖女儿一月三次偷拿父母钱请客

    吴女士的女儿今年8岁,平时是个十足的乖乖女。前不久,还成了班上的“两道杠”,一直是父母的骄傲。

    “平时我现金用得比较少,一般都电子支付。开学第二天,我发现钱包里少了50元,以为是自己用哪里了没记起来。周六晚上,发现钱包里又少了120元。钱是周五晚上取款机取的,取来后一直没有用过。”吴女士说,一开始没有怀疑女儿,可夫妻俩思来想去,都觉得很可能是女儿拿的。

    最后,女儿也承认,钱是自己拿的。“她说,前后一共拿了3次。第一次是从爸爸钱包里拿了一张20元;第二次在妈妈口袋里拿了一张50元;第三次拿了120元。这三次都发生在春节后的这段时间。

    她痛心地说:“一直来都有教育她品行操守,没想到会偷偷拿钱。”

    吴女士和丈夫第一次对女儿采取了棍棒教育。

    钱都去哪里了呢?据女儿说,请托管班的小朋友吃零食了。平时,也没有花钱的机会,托管班在的写字楼下面有家便利店,就拿来买了巧克力、棒棒糖等请小朋友吃了。

    交谈的过程中,吴女士几次流泪,反复说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会从家里偷钱到外面摆排场。而且是几次三番拿钱,一次比一次拿得多,事后也没反悔的意思。

    很多成人坦言:小时候也干过这事

    昨天上午开早会时,记者和同事讨论起这件事。

    大家都是成年人,说起这事,普遍认为,“这个年轻妈妈没必要把事情看得这么严重。”

    有人“自揭老底”:“小时候也拿过家里的钱。家里有个罐子放硬币,就偷拿着买零食吃。”

    有人说:“小时候是非观不强,拿过父母的钱,被打到屁股开花。”

    记者在东论亲子板块上看到一个帖子,发帖的是个初一孩子的妈妈,碰到了吴女士类似的情况。她用“心好痛”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帖子的点击量有两万多。记者注意到一件事,回帖中,很多人也提到自己小时候曾经从爸爸妈妈处偷偷拿钱。

    有网友说:“这里有有几位敢拍着胸脯说,小时候从来没有偷过家里一毛钱的?”

    几乎每个举手称偷偷拿过父母钱的网友都提到,被发现后,被狠狠打过一顿。

    有个女同事说:“前几天坐公交车,后排两个穿校服的初中生在讨论,什么时候从爸爸妈妈那里拿钱不容易被发现。我在前排,听得心慌。他们讨论得热烈,最后说,趁父母洗澡的时候拿最不容易被发现。”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小孩做这样的事很正常,得到教育后,不影响品行啊”;“研究怎么拿钱不被发现的话,性质就严重了”;“棍棒教育到底可不可行?”;“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专家建议千万别给孩子贴标签

    “在这件事上,父母本身也有不妥的地方。”宁波教育学院科研处专家、宁波大学应用心理学兼职硕导徐晓虹说,生活中,很多父母平时在家随手放钱包等,给孩子提供了犯错的便利。家有未成年的孩子,父母平时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财物,也可以从根源上避免孩子多次拿钱却没被发现的情形。

    如果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父母该怎么办呢?“最关键的是,要耐心地引导孩子说出真实情况。为什么拿钱?怎么拿的?拿了多少?钱拿去干什么了?”徐晓虹说,父母根本没必要为小孩做这样的事而情绪崩溃。碰到这样的事,务必保持自己的情绪平和,告诉孩子,说出真话并不会得到惩罚,引导孩子具体详实地说出真实情况,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可以信任的,自己有困难能从父母处得到支持。

    “在沟通的基础上,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请客的确会在短期内让你有好人缘。可是,长期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能单靠一方的物质付出。可以和孩子沟通,妈妈也同意并支持你有时候请小朋友吃零食。但是,不能自己偷偷拿钱,妈妈可以给你一定的预算,或者妈妈可以和你一起去超市选购。”徐晓虹说,家长应该以此为契机,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教育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是粗暴地责骂孩子,导致孩子以后不敢和父母说真实情况。

    她也建议,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他们有一定的支配权。

    很多父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孩子打一顿,可取吗?徐晓虹说:“适当的棍棒教育,的确能让孩子长记性。家长要从具体情况来看。不管怎么说,打的目的,不是宣泄家长对孩子的失望。而是在道理讲透彻的基础上,通过至多一年一两次的打,让孩子长记性,明确以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她再三强调:不要给10岁以下的孩子贴标签。不然,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小偷,不是好人,导致心理创伤。记者 王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