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字如面!百余封家书让我们再回到从前

谢伟光的家信。记者 石承承 摄

    泛黄纸页渗透家风传承

    昨天上午,在镇海招宝山街道人民大会堂广场前布展时,街道妇联主席朱飞芬心里还有几分忐忑:这些出自寻常人家的平凡家书,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哪怕只是驻足看一看。

    让她感到意外而惊喜的是,不仅是那些从“书信往来”中走来的老人,就连在电话、微信中长大的年轻人,也都埋着头,隔着有些反光的玻璃,一字一句读得用心。

    正如现场一位参观者说的,书信的确没有电话、微信来得便捷,可同样是文字,谁又会在电话、微信中,像书信那样娓娓道来?

    抗美援朝老兵写给父母的信(节选)

    爸、妈:

    家里的困难依旧存在吧?我想以后(也许不久)我们可能要增加津贴费,可以补助一点给你们。生活上的困难是暂时的,今后一定能好转,一定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因为我们是劳动者,因为你还有你的儿女,虽然你的儿子,在目前不可能供养你老人家,仍需要你老人家勤苦劳动,艰苦生活着,但是不久的将来你的儿子就能报答你了……我做儿子的这样想:我们祖代都是忠厚善良的、勤俭的劳动者,我们都是以自己的血汗养活一代又一代,祖父是忠厚善良的,您也是忠厚善良的,你的儿女也同样继承着您给我们做子女的忠厚和善良,因为这样我们的寿命是长的……

    信背后的故事:

    信中的这个儿子叫谢伟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因为在撤离过程中跑回去抢救重要文件,不幸被美军的炮弹击中,牺牲时只有25岁。

    谢伟光留给家人的信只有寥寥四五封,却被家人视如珍宝,代代传承,如今负责保存这些信的是谢伟光的侄女谢绮蕴。

    谢绮蕴说,这几封信是“传家宝”,“每次翻看,眼泪总会止不住地往下流。”

    在谢伟光的信中,总是这样描述前线的战争生活,“我们的生活很好,吃的是湖南的大米,渤海的海带,上海的水果糖……”而在他写给好朋友的信中,前线的战争生活却完全是另一番模样,“战争很残酷,供给很困难,现在我们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吃得不好,我的胃病又犯了,几天几夜睡不好觉……”

    谢绮蕴说,如果不是后来战友因为年事已高,辗转把这些信交还给他们,他们恐怕无法了解谢伟光当时过的生活和战争的真相。

    谢伟光还曾在信中将枪炮声、飞机的轰炸声,还有战士们的歌声比作“交响曲”。当原先出现在教科书上的词句,出现在大伯的亲笔信中,谢绮蕴才真正感受到,“大伯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境界的确是高。”

    与这种“革命浪漫主义”遥相呼应的,是谢伟光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和对以后生活的憧憬。谢绮蕴说,大伯在信中还曾提到,要存些压岁钱下来,给未曾谋面的小外甥。

    女儿写给父亲的信(节选)

    爸爸:

    前一封信介绍的这位乐老师,现在对我的学习成绩也很满意,还评我当了中队长呢!

    这几天,作业都是我自己独立完成的,并没有请教姑姑,信中的几首诗也全是我自己写的,一个字也没有问过姑姑,爸爸这回可猜错了。

    诗(藏尾诗,请爸爸把诗最后一个字连起来也读读):激动之情心底感,来日奋上为之谢。园丁培花自渐老,花红花艳谢慈师。

    信背后的故事:

    信中的爸爸叫胡镇兆,69岁。

    1985年到1987年,他公派出国到加拿大工作2年。昨天展出的信,就是在他公派出国期间,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写的。

    胡镇兆说,当时的通讯条件不发达,出国两年,他只打过一两次越洋电话,而且还是用来汇报工作的。至于和家里人的联系,只能通过书信。

    一封信漂洋过海,起码要半个月才能到胡镇兆手里。两年下来,他共收到女儿寄来的20多封信。所有的信,他都当宝贝一样放在一个盒子里,从加拿大带回镇海。反倒是回国之后,搬了家,大部分信丢了,只剩下不到10封。

    胡镇兆说,当时在给家人写信时,他总会在信里附上一张小纸条,算是专门给女儿的信,内容多有三层意思:一是鼓励女儿要好好学习;二是教育女儿要孝顺长辈;三是教导女儿要有公德心。

    如今,胡镇兆的女儿已经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父女俩的交流也早已从书信“升级”为微信,“确实是方便,而且我也会经常关注她发在朋友圈的消息。”

    不过,看到那些略略有些泛黄的信纸上,女儿用稚嫩、工整的笔迹写道:“每当宁静的夜晚,我遥望着天上的星星,思念着我亲爱的爸爸……”30多年前的往事,总会浮现在胡镇兆眼前。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沈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