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恋爱、创业、陷入传销……矛盾轮番“上演”

看看大学生辅导员如何化解“危机”

在“谈心谈话”环节,由新任辅导员扮演的“学生”向参赛选手咨询问题。

    学生小王被某网络借贷组织扣留,只有还清4000元欠款才能被释放,当他向你打电话求救时,作为辅导员你该如何应对?

    某男生寝室被盗了三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事发后,家长情绪激动地来到你的办公室,作为辅导员,你该如何与这位家长谈话?

    近日,由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的宁波市首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上在宁波大学举行。赛场上,面对一幕幕以情景再现方式展现的棘手问题,面对学生演员的故意“刁难”,来自宁波14所高校的18名一线专职辅导员沉着应对,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精彩的对话,赢得了阵阵掌声。

    新任辅导员成“演员”,处处“刁难”老师

    宁波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周青告诉记者,本次大赛,学校请了不少新任辅导员当群众演员。这些“演员”准备了不少难题,专门用来“对付”参赛的老师。

    “当好辅导员,是需要智慧的。通过模拟谈话谈心的场景,能考验辅导员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面对学生的故意刁难,辅导员还要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现在的学生比较‘厉害’,这就需要更‘厉害’的辅导员,才能引导他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老师,我的孩子出去实习,被骗入了传销窝点,对方怎么都不肯接我们的电话,我们该怎么办?”“老师,我自主创业,年营业额达到了80多万,因为必修学分不符合条件受到退学警告,某课程任课老师执意不给我补考机会,难道我就等着被退学嘛”“老师,我进入大学以来课业压力太重,难度太大,每天疲于应付作业和实验,却还是无法提高成绩,最近老是要做噩梦,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不正常?”

    虽说是临时扮演“演员”的角色,但是新任辅导员们一个个演技十足,有人一上台就大哭大叫,丝毫不给老师插话的机会。甚至还有人在扮演咄咄逼人的家长时,当众“撒泼”,演的惟妙惟肖。

    虽然,这样的案例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但是面对这样的的“卖力表演”,不少辅导员有些猝不及防,差点就被带跑题了。

    不过,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18位参赛选手最终扛住了“压力”,集中展现了我市辅导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业务水平。

    在近6个小时的精彩角逐后,宁波工程学院辅导员黄翔翔、宁波大学辅导员沈妍伶、吴琳华获得一等奖。

    汲取经验是最大的收获

    作为宁波工程学院16级新生辅导员,黄翔翔的从业经验并不能用“丰富”来形容。从研究生毕业到参加工作,一共也就短短两年时间。不过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认知,黄翔翔却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名辅导员,你不能单纯地将其理解成一份工作,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首先就要从关心学生开始,你对待学生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和你的距离,如果要让学生信任你,首先你要信任学生。”

    对黄翔翔来说,本次大赛,能同时与其他17名优秀的一线专职辅导员“竞争”,是极其难得的机会,而评委面面俱到的点评,也让她印象深刻,在比赛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沈妍伶担任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辅导员已有近4年的时间,本次大赛,让她收获最多的便是能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系统知识以及经验。

    “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比赛,以前每年都会进行系统培训,不过次数并不多,为了备战这次的比赛,我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对各种可能会考到的选题,在心中进行了无数次的演练。除了常规的选题外,我也会关注一些实时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我今后的辅导员工作很有帮助。”

    每位辅导员对事物都有自己独有的认知,因此对同一个选题,不同的辅导员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对吴琳华来说,参加本次比赛获得好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在观摩其他辅导员精彩答题环节中学习相关的经验才至关重要。

    “说句实话,这次比赛的选题中,有几个选题我并不是很擅长,我试想过,如果我抽到了这个选题,我会从哪些方面回答,但结果总是让我不太满意。我听了其他几位辅导员的答题,收获非常大,有些观点非常新颖,让我很受用。”

    吴琳华告诉记者,本次比赛的氛围非常轻松,很多参赛的辅导员在答完题后都会在台下互相交流,传授经验,还有不少辅导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方便日后联系。

    完善高校辅导员成长机制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大赛是宁波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次大赛,让广大辅导员充分展示了工作技能,交流了工作经验,彰显了个人风采,切实调动起辅导员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第六届浙江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备赛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比赛分为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谈心谈话三个环节进行,综合考察了辅导员的语言表达、思想教育、事务处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宁波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周青表示,“一次得体入心的谈话可能是解开学生学习、生活当中心结的一把钥匙。这次比赛设计的各个环节的内容,正是我们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当中的一种工作的素养,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其实都是多年积累的经验所在。

    本次大赛最为出彩的便是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精心设计的考题。如“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文化自信、校园网贷、“老虎与规则”、信仰问题等内容的题目,不仅紧贴时代主题、把握社会热点,也帮助辅导员深入探析育人工作的本源以及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制度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我市各高校一直以高要求、标准化建设辅导员队伍,不断完善辅导员成长机制。

    除了公开招考,以队伍选聘吸引全国优秀人才外,部分高校结合学校育人特色所需,另设个性条件。如宁波诺丁汉大学加强了对学科专业背景的考察。

    此外,我市还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拓宽了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如宁波大学于2014年正式通过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一线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符合条件的辅导员优先聘用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而科学的考评体系则保证了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持续动力,我市高校已基本建立涵盖选聘培训、绩效评价、工作激励等方面的考评机制,不断完善考评程序、方式、周期等要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估与业绩评估相结合的考评导向,对辅导员进行全方位评价。

    在下一阶段,我市还要继续挖掘不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发挥队伍优势,发展队伍建设的多样性,丰富我市辅导员队伍建设内容,创建百家争鸣、激流碰撞的良好发展态势。戴巧泽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