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身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崔阿姨在家门口“捡”到一个小男孩 家长说孩子已离家一天两夜了,之前还出走过三次

12岁男孩为何几次三番离家出走?

    昨天上午,天下着雨,海曙鄞江镇大桥村的崔根妃阿姨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小男孩,他躺在屋檐下的一堆纸板中间,冻得发抖。经过沟通,崔阿姨联系上了孩子的家长。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家长说,这个看上去很乖的孩子,却曾经多次离家出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家门口“捡”到一个男孩

    昨天上午7点左右,天下着雨,鄞江大桥村的崔根妃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小男孩,他躺在隔壁屋檐下,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身下垫着一张烂席子和一堆硬纸板。

    “孩子,你怎么了?你家大人呢?”崔根妃上前问情况,还摸了摸男孩的手,冰凉冰凉的。小孩愣愣地盯着崔根妃看,就是不说话。担心孩子感冒,崔根妃立即把他带回了自己家,帮他换下了湿透的鞋袜。

    崔根妃一边收拾,一边问孩子叫什么名字,家住在那里,在哪里读书,怎么会睡在路边,爸妈手机号码多少等等,可孩子只说自己叫小杰,老家在四川,其他的问题都不回答。

    崔根妃很耐心,慢慢地跟孩子聊。也许是感受到了善意,小杰放下了戒心,眼泪汪汪地开了口。原来,小杰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周末到同学家玩,直到天黑了才想到要回家,走到车站,却发现钱没了。因为担心这么晚回家被父母骂,他就在附近游荡,走着走着就不认得路了,最后只能在墙角里窝着。

    “虽然我之前也离家出走过,但这次真的不是故意的。”小杰一边哭一边说,他很担心,自己再三犯错,学校会不会不让他读书了。

    “你贪玩出走是不对的,既然认识到错误就要改正。今后好好读书,相信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原谅你……”看到孩子含泪点头,崔根妃再次询问孩子家里的住址和学校名称,最终,联系上了学校,也联系到小孩的家长。

    孩子曾多次离家出走

    昨天上午10点多,小杰的妈妈罗女士赶到大桥村村委会,她带着水果礼品,接孩子的同时,也想好好感谢崔根妃。

    罗女士说,孩子平时挺贪玩,经常玩得忘了时间。周六,他说要找同学玩,谁知到了晚上还没回来,她和孩子爸在村里到处找,学校、公交站、孩子常玩的地方去过好几次,都没找到,急也急死了,“谁知道他跑到隔壁村来了呀,这孩子,迷路都不知道找警察求助。实在太谢谢崔阿姨了!”

    说起儿子的事,罗女士也很无奈:孩子之前在老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前年才被带到宁波来。刚来的时候更不听话,他爸一时火起曾吓唬过他,说再不听话就让他一个人回去。可能是吓得有些过了,之后孩子就有些怕父母,经常是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过了两三天又顽皮起来了。

    “他已经离家出走过三次了,还曾躲在村里的小屋,任我们在外面到处找。去年开学前,他离家好几天,连学校都知道了。”罗女士说,虽然孩子找到了,但今后该如何教育,她也很困惑。

    专家:处理亲子关系需要爱和耐心

    “小杰的情况并非个例,我通常称这类案例为情感上的留守儿童。”蓝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周敏明对此进行了分析:

    首先,孩子成长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的,父母给予的爱和温暖是亲子间建立情感连接的必要前提。由于小杰的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亲子关系产生了情感空白,父母想要填补空白却又缺乏足够的关怀和沟通,因此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同时,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时,放任自由惯了,没有形成自律的能力,一来到父母身边,父母就开始讲道理、做规矩,让孩子感到了压抑,随之产生叛逆的心理。

    对此,周敏明也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父母教导孩子的方式方法要进行改变,不能再批评、责骂孩子了,应该要给予孩子温暖和关心,建立起情感连接。比如,父母要跟孩子诉说自己的担心,并告诉他,回家就好;

    第二,不要再纠缠前事,不要问孩子为什么出走之类的问题,而是要投入关注和关心,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从孩子的角度进行引导。比如,父母可以问孩子现在喜欢做、愿意做的事。孩子愿意和父母提愿望和要求了,就说明他把父母当自己人了,父母在孩子提出的愿望中,选一两个靠谱、适当的愿望进行满足,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

    第三,要表扬、鼓励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比如,父母可以问问孩子想要做什么,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生活的计划,再在孩子的计划中提些建议和补充,而不是直接指使、要求他。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吴佳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