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警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2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建设

全市已有217家基层所队通过市公安局验收

    “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建设指的是执法办案、案件管理、物证管理一体化管理。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紧紧抓住全面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这一主线,以公安改革为契机,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全力促进科技与执法办案紧密融合,积极探索精细化、流程化、信息化的执法办案新模式。目前,全市已有217家基层所队通过了市公安局验收,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委政法委的高度肯定,公安部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就我市公安相关工作经验编发专题供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学习参考。

    精细化配置,推进执法办案区建设

    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建设中,全市公安机关借助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深入推进执法办案场所的硬件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了办案区的功能设置,实现了智能管理。

    记者在鄞州中河派出所看到,该所的办案区设置精细化,依照办案流程科学设置人身安全检查室、信息采集室、讯(询)问室、等候室、看管室等五大基本功能区,因地制宜选建辨认室、特殊人员讯(询)问室、醉酒人员醒酒区室等拓展功能区。与此同时,着力在安全细节上下功夫,真正将办案区打造成“安全区”。

    在智能配置方面,办案区装备了一体化采集仪、身份信息读取仪等智能化信息采集设备,可以实现人员身份的信息自动比对碰撞。此外,智能讯问桌,集成讯问主机、应急报警、电子签章等设备一应俱全,可以实现权利义务自动语音播报、笔录制作同步显示、讯(询)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等功能。

    流程化操作,明确执法标准化指引

    市公安局通过执法办案场所的软硬件升级改造,倒逼“一站式”流程化办案,实现案件集中审理、全程闭环、全程监督的执法办案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从涉案人员进入办案区登记开始,到最终走完所有程序离开,整个过程都有标准化管理模式和全天候无死角视频监控保障,确保涉案人员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同时,民警办理案件、案卷管理、疑难会商等也均在案管中心内完成,确保案件录入、文书制作、信息查询、执法告知等“一站式”完成。

    围绕各执法岗位职责、接处警调查取证、案件办理和审核流程等方面,市公安局还出台了一系列执法规范制度和管理规定,形成了一整套执法机制。

    信息化应用,提升执法规范化管理

    科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实现人、案、物等执法办案要素的精确管控,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和执法规范化水平。

    “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建设中,办案单位为进入办案区的涉案人员配戴防拆电子腕带,借助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涉案人员进行全时空身份识别和跟踪管控。该腕带与功能室使用、摄像头启动、同步录音录像等相关联,对异常情况实现自动报警。

    新建设的执法办案平台,能够实现执法流程信息化全覆盖,将全部案件“过程管控”。公安法制部门可以网上全程监督,进行信息化研判。

    此外,办案单位还必须建设智能化案管中心,每一份案卷都对应一个智能存取柜和一张IC卡,民警凭IC卡存取案卷时,系统自动生成对应一个案卷的二维码,实现案卷存取定人定卡定柜。该智能存取柜还能与办案提醒系统相关联,定期将案件办理流程、涉案人员羁押期限等信息以手机短信形式告知办案民警。

    孙波  黄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