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清明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患者平静从容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探访宁波首个提供临终关怀的公立医院舒缓病房

余姚市人民医院舒缓病房。

    余姚市人民医院舒缓病房成立2年多来,先后有近700名患者入住这里。这里的患者都被医生判定生存期预计不超过3个月,每天不痛不难受是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最想要的。病房刚设立时很多医护人员不愿来,2年多后却没几个人真正提出要走,他们说每天面对死亡教育,收获良多……

    这是宁波首个提供临终关怀的公立医院病房,专门收治各种药石无医的癌症晚期患者。医护人员的目标是让患者平静、从容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22张病床供不应求  有患者尚未入住就已离世

    余姚市人民医院舒缓病房位于医院一角的感染楼三楼,于2014年8月开办,共有22张床位。

    走进病房,没有预想中的冷清和绝望,浅黄色调的病房里,身穿粉色工作服的护士们来回穿梭,温馨的氛围让人的心情很容易平静下来。

    和普通病房不同的是,舒缓病房的每一张病床都配有心电监护仪,并按照ICU标准配备,可以全方位调节。病房有专门的配餐室、家属休息室、宗教活动室,还有专门的弥留间。弥留间是为进入弥留状态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独处的空间,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有家人静静陪伴。

    “一半左右的入住患者会选择在弥留间和亲人告别。”舒缓病房护士长黄霞光说,由于风俗的关系,另外还有一半左右的家属会在最后时刻把患者带回家。

    舒缓病房的活动室位于病房的尽头,医护人员买来《丢掉负情绪 好好爱自己》《心灵轻疗愈》等书籍放在活动室里,希望患者和家属在面对难关时能从中找到一些心灵慰藉。实际上,很少有患者能自己走到这个活动室来,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翻个身、坐起来、躺下去都是很难独立完成的。

    2年多来,舒缓病房共收治了近700名患者,其中入住时间最长的有10多个月,最短的白天入住晚上就去世了。

    让患者“好受”是主要目标  很多入住患者只希望能平躺或不痛

    舒缓病房主任陈幼芬是血液肿瘤科医生,曾从事肿瘤专科工作十余年,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这里,我们不会去关注患者身上肿瘤的大小,最关心的是他们每天的舒适度如何。”陈幼芬说,来这里入住的患者要求都不高,有的患者希望晚上能躺着睡觉,有的只希望不吐、不痛。

    一名50多岁的直肠癌晚期女患者,入住时还带着一个1米多高的玩具熊。因为病情,她无法躺下睡觉,整晚都只能坐着打盹,她女儿为了让她睡得舒服一点,就买了这只大玩具熊给她抱着。入住前,她就这样抱着熊坐着睡了2个月。

    住进舒缓病房后,陈幼芬为这名患者进行了镇痛等治疗,3天后,患者终于可以抛开玩具熊平躺在床上睡觉,家人无比欣慰。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最痛苦的不是死亡的威胁,而是病痛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陈幼芬说,“我治不好的,没有用的”是病房里她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入住的患者此前都曾多次求医,病痛的折磨让他们不再有耐心,还常常心生不平和愤怒,因此舒缓病房的查房时间特别长,除了缓解病痛,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和癌症晚期患者打交道,医护人员的委屈可不少。护士长黄霞光说,为患者清理呕吐物、粪便都是小事,患者拒绝打针吃药、被患者恶语中伤也是家常便饭。由于频繁地面对死亡,所有医护人员都面临着艰难的自我心理调整压力,不少护士都在自学心理学课程,在自我疏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

    护士潘丹是一名“85后”,其他的护士多为“90后”,都是爱笑爱闹的年纪,但大家在病房特别注意。不能表现得太高兴,也不能板着脸。就连给同事庆祝生日也是悄悄进行,就怕触动到患者和家属。

    临终关怀不是放弃治疗  每年都有三四位患者能死里逃生

    当死亡已无法避免时,我们该如何对待?是平和安详地死去,还是接受各种抢救?记者了解到,每名入住舒缓病房患者的家属,都会签一份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约定:在患者心跳暂停后,不盲目采用气管插管、按压、电击等会增加痛苦或造成二次伤害的方式,为患者恢复心跳。

    “我们会对病情进行评估,如果抢救已经不能恢复患者的神志和自主呼吸,而是要靠药物和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那么我们就会建议患者理性选择,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陈幼芬说,当然,这并不是说面对突发状况时,舒缓病房的医护人员就什么也不做,实际上病房也配备有抢救药品和设备。

    2天前,一名患者吃年糕时被噎住而窒息,正是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逃过一劫。曾经有一名临终患者很想见女儿一面,医护人员轮番上阵,通过心脏按压等措施帮助其维持生命体征,为患者争取到了一个和女儿告别的机会。

    死亡阴影时刻笼罩着的舒缓病房,奇迹也时有发生。陈幼芬说,在为患者提供姑息治疗的同时,病房也没有放弃配合其他治疗,每年都有三四名患者能死里逃生,病情好转出院,继续进行抗癌治疗。

    一名60岁的肺癌患者,因伴随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不能放化疗和手术。入住舒缓病房后,为了让患者呼吸顺畅,陈幼芬为其抽胸水送检,意外发现一个对靶向治疗敏感的变异基因。这名患者在病情好转后被转到肿瘤科接受基因靶向治疗,如今已经继续生存了8个多月。陈幼芬认为,这也是临终关怀病房更适合设立在综合性医院的原因之一。

    “也有同行觉得我做临床那么久,来舒缓病房可惜了,其实我觉得这里的成就感并不少。”陈幼芬说,病房刚设立时可能很多医护人员不愿来,但现在却没几个人真正提出要走。护士潘丹是舒缓病房成立后的首批护士之一,她说在这里每天接受死亡教育,让她能更豁达地对待生活。陈幼芬说,在舒缓病房,所有的付出和回报都更温暖,看到一个个在痛苦中挣扎的患者在自己的帮助下变得平静,这就是最大的满足。

    舒缓病房计划扩容  酝酿引入企业赞助以弥补亏损

    提供临终关怀的舒缓病房受到了很多患者家属的认可。记者采访当天,正遇上刚出院患者的家属送来2面锦旗。记者在护士长办公室看到,仅最近两个月,舒缓病房就已经收到了6面锦旗。

    社会效益虽高,但舒缓病房的经济效益却很低。2015年,余姚市人民医院曾做过测算,舒缓病房平均每床每天需要的医疗成本为585元,亏损100多元。

    亏损的舒缓病房为什么还要办下去?“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开是我们开办这个病房的初衷,这个病房没办法谈效益,更多的是社会责任。”余姚市人民医院院长袁海鸿说。

    “从医学角度来说,和癌症晚期患者相比,其他患者更具有‘治疗价值’。但从伦理上来说,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关怀和照顾。”袁海鸿说,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在专业的医疗服务上有欠缺,他经常看到绝望的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在医院和回家之间进退两难。余姚市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县级公立医院,为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一个姑息治疗的场所,义不容辞。

    袁海鸿说,由于舒缓病房床位一直供不应求,医院打算下一步再进行扩容,在医院的康复病区再设一个舒缓病房,规模也是20多张床位。由于舒缓病房开办至今还没有专门的补助,袁海鸿说,他正想办法争取当地企业赞助,以填补舒缓病房的亏损缺口。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陈莹  赵忆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