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身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口老井为何让“浙东第一古村”村民忧心忡忡

它曾是韩岭十景之一

古井井口的“小沙井”三个字,已经风化得十分严重。记者 张明强 摄

    “吃水不忘挖井人,不保护好古井,对不起祖先。”70多岁的金老伯站在家门口,满脸忧伤地望着面前的小沙井。

    这口井位于宁波十大古村落之一的东钱湖韩岭村,据传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但是村民们发现,最近两年来,这口古井的水位越来越低,已经下降了约一半,且还在进一步减少。

    古井年代尚待考证

    东钱湖韩岭村,是金老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从家门口到古井口,只隔了一条一米多宽的人行道。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方便的自来水,井水不再是村民生活的必须品,老人们只有洗衣洗菜时,才偶尔去井里打水。但在老人的心中,村里的这口古井,仍然是他魂牵梦绕的牵挂。“我们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古井边上,提到这口井,感情深呐。”

    金老伯所说的这口古井,位于韩岭古村后街的三岔路口,该村落已有上千年历史。史料记载,唐天宝三年,县令陆南金在湖岸开田挖井,安置居民。

    遗憾的是,史料中鲜有关于古井的记载。记者查阅资料时发现,“旧时有韩岭十景,钱湖十景中百步耸翠、上林晓钟二景位于韩岭”的表述,韩岭十景包括:狮岩夕照、柴场晓市、上庵晚钟、龙门溪声、大溪观鱼、花桐古迹、鉴湖秋色、岭南残雪、象峰清泉、古井流芳。这里所说的“古井流芳”,指的就是村里唯一的一口古井——小沙井。

    古井水位已降了一半

    “从我记事起,就听老人说这口古井至少有几百年了,虽然没有人考证过,但这口井祖祖辈辈都知道,一直留存到了现在。”金老伯说。

    自发现井水位不断下降后,金老伯便找到堂侄金先生,要求他给记者打电话,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对古井加以保护。

    昨天,记者来到现场。那口不大的小沙井,就位于后街的一条三岔路口边,井口呈长方形,用四条青石板条围住,石条上的绳索印痕仍隐约可见。

    “下降了约50厘米,大概有一半。往常在这个位置。”金老伯的堂侄金先生一边对记者说,一边用竹竿指在往常的水位处,“听老人说,这个水位一直不变。20世纪60年代大旱,东钱湖的水干了,这口井依然是满的,救了整个村子里人的命。”

    难忘古井水养育之恩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附近的村民都围了过来。一个村民告诉记者,他小的时候,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喝下去甜甜的,从来不会拉肚子。

    说起这口千年古井,村民告诉记者,祖先们给古井起了个名字,叫“小沙井”。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记者在井口的石条上隐约看到了“小”“井”两字,中间的“沙”字模糊不清。

    记者了解到,在自来水没接通之前,小沙井是韩岭所有人家共同的饮用水。冬天热气腾腾,夏天凉沁心脾,甘甜可口。“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光景了,吃的用的都是这口井里的水,大家早就把这口井当成了自家人一样。”另一位村民介绍,村里人经常排队取水,大家都很自觉,很谦让,遇上哪一家急等着水下锅,就都让出来,让邻居先打。

    最让金先生难忘的是,每到夏天的傍晚,劳动了一天的村民会聚在古井边,从地里摘两个大西瓜,提一桶冰凉的井水,把西瓜放进去,不一会,西瓜便凉了,清凉可口又甘甜十足,大口大口吃起来,特别过瘾。

    盼古井得到妥善保护

    如今,韩岭古村保护开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部分老屋已被拆迁,村民们都搬走了。金老伯和村里其他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经常来古井里打水,而村里的年轻一辈,对于古井的记忆在慢慢淡忘。

    “我们不能忘了古井,年轻的孩子们更不能忘了养育我们的古井水。”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有关部门来现场看一看,考察一下古井的年代,给古井竖个牌子,让子孙后辈都知道韩岭村有一口千年古井,有着清冽甘甜的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口古井是什么年代修成的?能否按照文物进行妥善保护?东钱湖镇文化站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接下来,他们将会实地考证。记者 张明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