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丁传钵,宁波奉化人。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化翻簧竹器项目传承人。1958年,作品《楹联》赴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同年作品《北京》选送外交部用于赠送外宾的国礼; 1979年,国家首次在香港发行建国30周年纪念金币,其作品《金币盒》为配套产品;1981年,作品《毛竹的妙用》入选浙江省第二届科普美术展览,入选农业部北京美术馆展览; 2009年,成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2012年,在浙江省暨宁波市第三届职工科技周百位工艺大师绝技展中获金奖。 丁传钵一脸骄傲地掰着手指,说着奉化翻簧竹器的品种,如香篮、考篮、幢篮、套篮、镜箱、花瓶、台灯、棋盘……说着说着,他不好意思地停顿了一下,因为手指不够用了。加上茶盒、果盒、首饰盒、笔盒、书套、屏风和动物玩具等等,大概有一百多个品种,这些作品刻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配上书法,是融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工艺精品。 陈峰 在苦难中相遇 对75岁的丁传钵来说,人生就是一本书,而苦难,让这本书变得更加醇厚。 丁传钵的名字是父亲生前就取好的,有衣钵传人的意思,令人扼腕的是丁传钵从没见过父亲,父亲没能给丁传钵好好讲讲这名字的含意。母亲给人做奶妈,爷爷是铜匠,奶奶一手带大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丁传钵唯有用心求学。读书期间,他美术、音乐、体育成绩突出,尤其美术,显露出来的天赋让老师刮目相看。 1956年夏天,丁传钵高小毕业,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家里早已入不敷出,是时候挑起起养家的重任了,于是他不再求学。他听说城里成立了翻簧竹器生产合作社时,又打听到翻簧竹器就是在竹簧上刻画,爷爷从小就告诉他“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人生哲学,还有父亲给他留下意味深长的名字,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使14岁的他进合作社当了学徒工,学习翻簧竹器技艺。 为了学到更多的技术,他拜了两位师父,一位是黄孝均,一位是吕霭慈。两位师父悉心指导,丁传钵肯吃苦,又肯下苦功。在合作社学习之后,回到家里,他在火油灯盏下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范本,学习中国画。虽然翻簧竹器是一门难学难进的手工艺,但半年后,丁传钵凭着努力满师了,开始赚钱养家。 由于翻簧竹器的作品很能体现奉化民间的地域特色,在外深受欢迎。1957年,师父黄孝均的作品《蟹屏》有幸能赴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老艺人代表大会。丁传钵深受鼓舞,钻研的劲头更大了,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师父一样为家乡争光。 翻簧竹器制作时,必需选取新鲜大毛竹,去除节门和青皮,取里层2毫米厚的竹簧,水煮后压平,用胶水把它们黏合在木板或竹片制成的半成品上。拼接时,要做到天衣无缝,刨光成形后,再施以雕刻或绘画装饰工艺。一件作品从原料的采办加工到包装,包含几十道工序,所以单单学好竹工是不够的,还有木工、油漆工的活也要学好学精。 在薄积中厚发 在这一行浸润的时间越久,丁传钵越感到知识的匮乏。丁传钵跟着师父去深山里找材料,采购毛竹和圆木,辨别怎样的材料才能做出最好的作品。后来学会了做木工和油漆工,又觉得掌握拍摄技术很重要。要想把作品推销出去,必须拍好作品,自己做出的作品,只有自己最懂它。丁传钵有朋友在大连理工学院读书,就托他买来大学课本自学光学和电学,用木板做照相机的外壳,用放大镜当镜头,从拍摄到洗照片,全套自学,拍照技术越来越好,连照相馆的工作人员都找他来拍照。丁传钵认为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触类旁通的,上世纪60年代,他制作了奉化第一幅玻璃画。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做出了电子管收音机,当他捧着收音机给奶奶听,频道里正在播放越剧,奶奶喜得合不拢嘴。后来他还制造出了9英寸黑白电视机。这些阅历都透露出丁传钵热爱钻研的聪慧劲。 他制作的翻簧竹器在制作工艺上不断推陈出新,突破了竹簧质地硬脆、不能弯曲、特种造型比较困难的缺陷。他运用多块竹簧拼接的办法,制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工艺品,改变了简单的直线造型,表现力大大增强。并改进胶合材料,用高温压制等新工艺,较好地解决了起皮、开裂、防虫、防霉等问题。在雕刻技艺上,除了传统的阴刻外,还创造了镂雕、浮雕、镶嵌、烙画、着色、彩绘、压烫、腐蚀等多种方法。 转眼到了1968年,原先的翻簧竹器合作社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易名奉化工艺美术厂,丁传钵也成了别人的师父,他精通翻簧竹器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在雕刻技法上,借鉴国画白描等手法,运用传统的单线阴刻技法,刀法娴熟自如,疏密有致,刚柔相济,精细处如走丝,粗犷处似劈斧,在象牙色的竹簧上更显清新、雅致。他雕刻的作品,既有中国画传统的白描,又有篆刻古朴苍劲的金石味。那一年,他接到任务,厂里指定他用最快的时间制作一幅作品,作为县生产指挥部给党的国庆献礼。 丁传钵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参阅各种报刊资料,突出当时的时代形势,从构思到完工花了三天三夜,用6块竹簧拼接,制作了以毛主席接见工人代表为内容的挂屏。1981年,丁传钵接到县宣传部和科委的任务,参加科普美术比赛,作品《毛竹的妙用》入选浙江省第二届科普美术展览,这幅作品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科普性,农业部找到丁传钵要求重新创作一幅,在北京美术馆办展览。 1988年,奉化翻簧竹器入编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1990年前后,翻簧竹器厂因多种原因停产倒闭,大批量的翻簧竹器生产就此中断,风光不再。究其原因,这种费时费力的工艺和许多行将逝去的老行当一样,终究敌不过现代工业品的冲击,被塑料制品、纸制品等所取代。 在艰难中守望 从14岁入行到现在已经60年了,翻簧竹器已经渗透进丁传钵的生命,他掌握了全套翻簧竹器的制作流程,说起来头头是道: 1、选材:需选取口径大、竹节长的新鲜大毛竹,去竹节和青皮,选取里层2毫米厚的竹簧。 2、蒸煮:把选取的竹簧放在大锅内用沸水蒸煮2小时。 3、压平:把蒸煮后的竹簧用重物压平。 4、胶合:将压平的竹簧再用胶水将它黏合在木板或竹片制成的半成品上,拼接时做到无缝无隙。 5、刨光:成型后,用各种刨具进行刨光。 6、雕刻或绘画:刨光成形后,再施以雕刻或绘画装饰工艺。 7、喷漆上蜡:由于翻簧色彩自然洁净,嫩黄如同象牙,经喷漆上蜡,更显得鲜艳悦目,可与玉雕、漆器媲美。 与丁传钵同时代的翻簧竹器艺人还有邬云扬、陈宝林、李加慧、金振业、胡荣华等,这些艺人都已迈入古稀之年,而且大多数在20世纪80年代末即改行或歇业。曾经辉煌一时的翻簧竹器如今后继乏人,技艺濒临失传,这让丁传钵很忧虑。幸而在2006年,奉化翻簧竹器入选为首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让丁传钵在艰难的守望中又看到了一些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