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养老越来越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 昨日,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人大代表就养老问题提了不少建议,希望能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多元开发养老模式,进一步提升宁波的养老服务水平。 宁波已进入“中度老龄化” 在市人大代表关于宁波养老的建议中,多人引用了以下这组数据。 根据我市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截至2015年底,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有131.6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2.4%,而这个数据在2013年底还是20.5%。相比2014年,老年人口增加了6.1万,增幅4.9%,是总人口增幅的10倍,老龄化系数已连续五年以约1%的速度增长。 据预测,到2020年,宁波市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老年人口系数将超过25%,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200万,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市人大代表中的不少人都敏锐地发现,宁波不仅老龄化严重,高龄化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群体庞大。还是2015年底的数据,宁波市70周岁、80周岁、9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52.6万、19.9万、2.2万,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比达到了15.1%。 市人大代表、北仑区新碶街道红梅社区党总支书记黄伟君说,宁波已进入“中度老龄化”,养老形势已相当严峻,只不过很多人尚未深切感受到。 养老需求与现状差距大 黄伟君代表搜集的数据表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25.9%的老人需要托老服务,仅有2.5%的老人得到了服务;45.1%的老人需要应急服务,仅有18.9%的老人得到服务。 同样,市人大代表、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平均也调查到,我市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虽高于全国水平,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部分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一床难求”的现象较为突出。“床位有了,人却没了”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床位不够,或者根本无力承担高额费用。”市人大代表、海曙区白云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晓春说,在宁波的老年群体中,高龄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亟需更全面的养老服务,这是非专业的助老扶老难以替代的。她指出,新形势下,很多“4-2-1模式”家庭中的长辈也进入到老年人行列,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功能却相对较弱,使得社会服务与养老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居家养老模式有待优化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建设和发展,《宁波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2017年全市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50个以上、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到2020年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和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量将大幅上升。 不过,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站点供需失衡、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有限。吴晓春代表解释说,按照规定,设置养老服务站点需要满足一定的设施要求,然而老年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往往是老小区,不一定符合申请条件,新小区能申请设站,却只有少量老人来享受服务。为此,她建议,合理投入养老设施建设。按照老年人口密度与经费相配套原则,投入养老站点服务的建设经费和补贴经费。让部分老年人多、小区设施较少、老年居民需求较多的社区通过租赁、置换、整合等办法,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场所,方便开展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至于后面两个问题,她建议通过搭建多方助力的平台和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来补充。 不少市人大代表认为,新形势已对居家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站点数量、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如何整合资源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及乡村)质量、规范服务运作,是优化居家养老模式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老年群体的迫切希望。 建议发展多元养老模式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在充分肯定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加快发展多元养老模式。 在这方面,滕头村的步子迈得比较大。记者了解到,预计今年6月,滕头村养老中心将正式启用。尽管与企业进行了合作,但养老中心收费并不高,符合条件的老人只需支付每月1000元的费用,即可入住。这个养老中心不光为村里及周边老人服务,还能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进行“候鸟式”养老,并配套旅游、医疗等高层次的服务。 傅平均代表认为,推进产业养老模式,进行养老方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为此,他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乡村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按照建设规模、床位数量等,给予补助,减免一些税费。同时,以点带面,对条件较好的、适合发展乡村养老的农村先行扶持,形成示范效应,探索乡村养老的全新模式。 除了产业养老,还有市人大代表提及健康养老、文化养老、智慧养老等概念,无论何种模式,大多代表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和资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过,吴晓春代表认为,市场本身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然倾向,养老服务工作还是需要政府牵头,以确保其“服务属性”得到最大程度凸显。记者 徐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