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2017宁波市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代表委员们提了不少建议

改变中心城区高中分布“南强北弱”局面

及早在海曙西片区新建优质高中

市人大代表杨云生制作的宁波市中心城区公办高中分布情况一览表。

    宁波的教育均衡一直以来都走在全国前列。不过,教育均衡是动态而不是静态,其反映的是校际、城乡、区域等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断变化,追求教育均衡的努力也将永不停歇。

    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宁波教育均衡提出了不少建议,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缩小教育水平差距的良方。

    及早在海曙西片区新建优质高中

    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原鄞州区的8所普高、5所职高,留在现海曙西片区的仅有2所普高(鄞江中学、同济中学)、2所职高(古林职高、四明职高)。

    市人大代表、海曙外国语学校校长薛瑞芬认为,区划调整后,高中段的优质资源基本集中在鄞州区。“看到这个变化,原鄞西的老百姓心中必定失落。”薛瑞芬代表说,原鄞西有9个乡镇划入海曙区,尽管在过渡期保持三年招生政策不变,但三年后呢?

    薛瑞芬代表还谈到一些细节。她说,原鄞州区的高中多为寄宿制,而市直属高中(位于原中心城区)多为走读制。区划调整后,鄞州所有高中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直管,对学生而言,似乎选择的机会增多了,事实上,却有诸多不便。比如海曙西片区学生被录取到一些市直属高中后,每天来回上学,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如果让学生在高中学校附近租房,势必会让家长怨声载道,这可能会影响到海曙区的城乡融合。

    为此,薛瑞芬代表建议,及早规划在集士港镇建一所优质高中。因为集士港镇现已成为海曙区的地理中心,交通相对便捷,各种设施也在日益完善,布局在此或将“多赢”。同时,她还建议原来的那些市直属高中学校增建宿舍楼,以提升接纳住宿生的能力,为路途较远的学生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改变高中资源分布“南强北弱”态势

    近年来,宁波市教育事业整体提升显著,但中心城区高中布局“南强北弱”的问题依然突出。

    市人大代表、惠贞书院校长、党总支书记杨云生,一直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在行政区划调整后,他根据目前的宁波市中心城区公办高中分布情况制了一张表。“很明显,位于江北区的只有2.5所高中。”杨云生代表说,因为惠贞书院高中部每届仅有4个班,规模尚小,只能算半所。而从这2.5所高中的分布来看,没有1所是位于江北已开发的城区腹地内。

    他指出,与海曙西片区未来要面临的问题类似,江北区有大量的优秀初中毕业生,长期以来都不得不跨区就读。“十三五”期间,江北区新(改、扩)建14所义务段学校,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将得到快速扩充,然而作为衔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却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不足。

    为此,他建议加快对江北区域内高中教育资源布局的统筹规划。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充分利用教育政策三年过渡期,对全市的跨区就学规模及高中学校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缓解高中教育资源布局“贫富不均”的问题,让更多优质资源延伸到新城、新区。

    杨云生代表认为,近期内想要快速改变江北缺乏优质高中的现状,充分挖掘区内现有高中的供给潜力不失为良策。比如,扩大惠贞书院高中部规模并易地兴建。

    进一步缩小区域教育水平差距

    昨日接受采访时,市人大代表、宁海县星海小学校长顾亚莉提到,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聚焦发展均衡化、实现更高层级的统筹协调”这句话印象深刻。她时常感受到宁海县与市中心城区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教育均衡,是城市各方面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顾亚莉代表说,希望宁海教育迅速发展,让宁波教育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

    两会召开前,顾亚莉代表便对宁海教育现状做了深入调研。她认为,近两年宁海教育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但与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享有优质教育的迫切要求相比,宁海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在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资源优质化、教育资源信息化、城乡发展均衡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为此,她在准备已久的建议中提到,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宁海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师资均衡力度,优化师资队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扶持薄弱学校。

    优秀教师“多校执教”是否可行?

    为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宁波已有诸多实践。

    根据市政协委员、宁波民进常委陈道裕的调查,早在2006年,原江东区就探索建立区域内教师有序流动制度,2014年又率先在全市实现教师校长交流人事关系随迁的全覆盖,扫除了“校籍”障碍。海曙在推行“名校托管”模式基础上,年初刚刚建立了五大教育集团。慈溪、鄞州曾推教师轮岗制度,宁海则分“1+N接管兼并”“1+1契约帮扶”“1+N网络共享”三个阶段,探索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

    各区县(市)出台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各种政策,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陈道裕委员看来,繁荣发展背后也有“瓶颈”,特别是在优质教师资源方面。为此,他建议探索优秀教师“多校执教”模式,让优质师资得到最大程度共享。

    陈道裕委员提到,应允许教师在不影响本校教学的基础上去其他学校开展教学和辅导。教学上的费用由聘请学校承担,各学校可建立教师去他校的申报制度。建议教育部门在制订具体方案时,拟出教师执教的具体细则,限定只能去公立和民办学校执教,不允许去民办教育机构执教,执教的报酬应体现灵活性,学校能承担的由学校承担,学校承担不了的在家长自愿原则下,由家长承担部分。记者 徐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