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美星) 对于晚期恶性肿瘤的临终病人来说,除了回家,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今年清明节前夕,本报刊发了《宁波临终关怀病房一房难求》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影像科主任董海波,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市综合医院成立姑息治疗病房的建议》。 董海波委员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接触过不少晚期肿瘤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情况深有感触。 “姑息治疗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它主要用于为患有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减轻疼痛,或是缓解不适症状,全面提高生活质量。”董海波委员说,姑息治疗并不是放弃治疗,可以和延长生命的治疗同时实施,在一定阶段,也可以是主要治疗手段。 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并不简单,包括很多方面的专业内容,比如深静脉血栓、上腔静脉压迫、便秘、腹泻、骨转移疼痛、腹水等等,这些症状的处理不是简单的家庭护理和社区医疗服务站可以完成的。 虽然需求巨大,但目前我市设立姑息治疗病房的综合性医院寥寥无几。董海波委员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对姑息治疗的认识比较缺乏,另一方面政府在对癌症控制的相关政策或规划中也没有涉及。此外,一些肿瘤工作者本身也有错误认识,认为停止化疗或放疗就是不提供其他的治疗。” 据宁波市疾控中心统计,癌症已连续多年排在我市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占全市死亡人数三分之一左右。因此,董海波委员认为,发展姑息治疗病房是全社会的需求。 “综合性医院拥有各专科人才,能处理晚期肿瘤临终患者的各种状况。”董海波委员建议,综合性医院成立姑息病房以后,可以通过对社区服务站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以点带面。还可以采用双向转诊的方式,缓解姑息治疗病房周转率低的问题,让处于病情稳定的临终患者转入社区服务站或家庭病房医治,对病情突然变化的患者,可以及时转入综合性医院的姑息治疗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