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热 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用“守护平台”监控玩手游 初二男生深夜躲被窝练小号

专家:游戏“禁玩神器”并非万能

严勇杰 绘

    腾讯公司最近推出了一个新功能:“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在“成长守护平台”中,可以通过关联孩子的QQ或微信号,查看孩子的游戏记录、消费记录。最狠的一招,它还有一键禁玩功能。但这款“新式武器”刚推出,就成了宁波不少家长热议的话题,记者昨天对此进行了了解。

    案例

    A

    玩“王者荣耀”后成绩下滑明显

    市民朱先生家住高新区,他的儿子今年上初二,本来成绩在班里还算前几,现在勉强只能算中游。

    “自从他迷上玩王者荣耀和部落冲突后,成绩明显下来了,每天一门心思想和别人比谁的等级高,都搞不清自己是学生还是打游戏的。”朱先生说,儿子的苹果手机是前妻去年送的,自从用了这台手机,他就成了个游戏迷。

    “我工作忙,平时也没空盯着他。在他手机里下了个APP监控手机使用时间,平时放学后,或是周末的时候,作业做得很潦草,只想赶紧完成任务玩手游。以前和同学比成绩,现在和同学比谁的级别高,谁的装备好。”

    前几天,朱先生看到了朋友圈里大家在转腾讯出的“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只要通过平台关联孩子的QQ或微信号后,就能够查看孩子的消费记录、玩游戏记录。此外,该平台还能设置消费提醒、玩游戏提醒,同时限制游戏消费的额度和玩游戏的时间段。平台还有“一键禁玩”功能,被大家戏称为“禁玩神器”。

    朱先生告诉儿子,平时每天完成作业后,一天可以玩30分钟游戏。周末,一天可以玩1个半小时游戏。“装上当天,我就发现他根本做不到只玩半小时,就训了他一顿,告诉他,再下去就要禁玩了。周三一天,发现他竟然没玩游戏,还想着怎么进步了。周四晚上,他10点就熄灯了。我12点进他房间有点别的事,竟然发现他躲被窝里玩手机,又是王者荣耀。”朱先生很气愤。

    儿子承认他玩的是小号,和朱先生在平台上关联的账号没有关系。他儿子还顶嘴:“你禁止我玩,我就只能练小号了。小号等级低,要花更多时间练,装备也要重新买。你以为用个神器就能禁止我玩游戏了,不可能。”

    现象

    B

    孩子爱玩电子游戏是很多家长的痛

    “孩子爱玩电子游戏是很多男生家长的痛,如果孩子上瘾的话,肯定会严重影响学业和生活。” 宁波人和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虞蓉蓉说,初中男生玩游戏的比例特别高。因为小学生接触网络、手机的机会少,相对胆子小,零花钱也少。高中的男孩子自制力又相对好一些。初中的男孩子最容易沉迷于电子游戏。

    她举例说:“心理门诊中,有很多孩子完全沉溺于游戏世界,可以不吃不睡不出门,全部心思都在打游戏,升级做任务。父母几乎绝望,心理咨询师也很为难,已经很难介入了。”

    宁波教育学院科研处专家徐晓虹也表示,从日常接触的案例来看,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中年龄以初中段居多,基本都是男孩子,还没有碰到女孩子。“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往往只是个表象。分析内因,往往是对学业失去信心或者是逃避现实。沉迷游戏后,成绩更差,陷入了恶性循环。”徐晓虹分析,从案例来看,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主要来自两类家庭。

    一类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孩子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容易自我否定。另一类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教育不够,往往伴随着父母忙于工作、感情不好、离异家庭等特殊情况。

    “以前玩网络游戏,需要用电脑,家长还更容易发现和监控些。这两年,手游风靡,只需要在手机上点点划划就能玩了,更隐蔽。”虞蓉蓉说,手游随时随地都可以玩,更考验孩子的自律。

    原因

    C

    孩子们为什么迷游戏?

    和朱先生一样,很多家长都奇怪,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怎么那么有魔力?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虞蓉蓉说,要想让孩子适度玩游戏,得弄明白,电子游戏为什么会对孩子这么有吸引力。她从专业角度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玩游戏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得到“即时满足”和“被需要”的感觉,对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一个孩子在学习上付出努力,得到的奖励是后滞的。比如,花了一天时间好好学习,成绩不可能立竿见影提高,而是要靠长期积累。甚至,努力了一个阶段,还不容易看出进步。这很可能让孩子沮丧、放弃。相比,大多数的手游、网络游戏都采用即时奖励机制。花半个小时做任务,就能得到装备做奖励;你充钱了,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装备。这种即时奖励,对孩子太有诱惑力了,能及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欲罢不能。”她说,当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过高,孩子又难以达到时,自然会有心理落差。电子游戏很容易补上这个落差。

    “还有一种是孩子在游戏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觉。父母对孩子陪伴不多,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不被重视。在游戏中,他可能是不可或缺的队长,是队友们期待一起并肩战斗的人,是个英雄。这样的感觉,很容易让孩子沉迷。”虞蓉蓉认为,成人也好,孩子也好,如果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成就感和被需要的感觉,那电子游戏至多是一种调节和放松的手段,不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建议

    D

    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爱玩游戏的表象

    “昨天我给初中的老师们开培训班,也专题讨论了游戏瘾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爱玩游戏的表象,更要从内里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徐晓虹说,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

    首先,尊重孩子并对孩子适度期待。很多父母容易一开始对孩子过高期待,随着孩子的成长,又过度贬低孩子。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转而在游戏中寻找成就感。其次,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急于下判断。比如,不要一发现孩子玩游戏就横加指责,如果孩子只是偶尔用来消遣和调解是件正常事。

    另外,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活动选择。比如,组织户外活动等孩子感兴趣的事,让孩子除了游戏还有别的选择。

    虞蓉蓉认为,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要禁止孩子玩游戏并不现实,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从孩子接触电子游戏起,家长就要帮助、引导孩子把握好度。比如,约定每次玩游戏的前提条件,每次的时长。

    “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自己沉迷于玩手机,甚至为了省事直接给孩子一台电子设备,往往会埋下祸端。成长期的孩子,天性是对很多事会好奇,喜爱自然。如果父母从小让孩子喜欢郊游,培养他的多种爱好,孩子也很少会沉溺电子游戏。”

    针对时下流行的监控平台、禁玩神器等,虞蓉蓉认为,堵不如疏。家长可以首先和孩子沟通,达成玩游戏时间段、时长等方面的一致意见。然后,再可以通过成长守护平台等来对孩子进行监督,做到双方都遵守契约。

    “我个人不建议家长单方面粗暴使用一键禁玩功能。一来,单纯禁是禁不住的;二来会恶化亲子关系,往往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弹,变本加厉地玩游戏。”

    “当孩子已经有游戏瘾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找自己身上的原因,做出改变。很多有游戏瘾的孩子和父母沟通并不畅通。同时,戒除游戏瘾,是个漫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反弹,父母也要有心理准备,不要急于求成。”徐晓虹提醒。记者 王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