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身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周二,她们约会“妈妈下午茶”

最重要的议题是如何跟孩子做好沟通

“妈妈下午茶”聚会现场。受访者提供

    每周二的下午,她们从宁波的多个地方出发赴约,聚在一起度过专属于妈妈们的下午茶时间,不谈经济不谈时尚不谈八卦,聊的全是家里那些亲子故事。走近她们,记者才发现原来宁波还有这样一个已存在4年多、相当有趣的“组织”。

    每周二下午听妈妈们的故事

    每周二下午的1点到3点,在宁波东南西北四个固定的活动场地,或书房或咖啡馆,最多10人的妈妈“小分队”总会集结,畅享那杯属于女人们的下午茶。

    “说真心话,我不懂茶。喝了这么多年下午茶,至今也没学会如何品味茶叶的甘苦。”虞叶琴是“妈妈下午茶”的创始人,70后,曾任私企高管、公司合伙人,做了妈妈后她开始关注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并最终选择了辞职,专心做起了亲子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

    女儿7岁了,最近老是动不动就哭,这是这么了?以前儿子在幼儿园都很友善开朗的,现在怎么老师反馈说他变得爱打人了?儿子初中了,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和我谈心了,他是不是进入了叛逆期……这样的“烦恼事”,在妈妈下午茶的聚会上,总能听到。

    在妈妈们聊完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故事后,虞叶琴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专业的解构分析,在交流过程中普及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常识,让家长们可以更加理解孩子的想法。

    “我们倾听、解构、重建,并在几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两个原则:自主参与和不作评判。”虞叶琴说,当一个妈妈讲自己碰到的问题时,其他妈妈不作评判只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能让参与者适当释放压力,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她们积极有效地和孩子沟通。

    “老大的烦恼”并非是个案

    祺祺妈是一名85后全职妈妈,如今已儿女双全。现在哥哥正读幼儿园上中班,女儿才一岁半。一年多前,祺祺妈焦急地找到虞叶琴,倾诉她的苦恼:为什么生了妹妹后,当哥哥的儿子突然变“坏”了?

    “儿子以前很乖巧的,从来不会乱发脾气。但上次在英语培训课时,我竟然看到了他的另一面。”祺祺妈说,儿子在课堂上大吵大闹,把老师的书本、教具全都扔到了地上,还情绪激动地大哭起来:“我不要去幼儿园,我不要去幼儿园”。

    这次爆发,让祺祺妈惊呆了,她不敢相信儿子会如此“暴戾”。再联系儿子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祺祺妈发现儿子已产生了浓烈的厌学情绪,对妹妹也非常不满,时常会出手推打妹妹。

    在“妈妈下午茶”这里,祺祺妈听了不少别人的故事,开始明白,其实儿子所表现出来的障碍恰恰是她当妈妈的出了问题。“生了妹妹后,心里想着哥哥要大一些,的确对两个孩子是有区别对待。”于是,儿子会产生一种被放弃感,以为妈妈不爱他了,并试图通过哭闹来获得关注。

    两孩家庭怎么教,这是下午茶聚会中的常青话题。“大部分两孩家庭的老大,都有过类似的心理波动。”虞叶琴说,最近,她所遇到的相关咨询快速上升,最近一周连接了5起案例,说的都是“老大的烦恼”。虞叶琴认为,家有二宝,父母应关注到大宝的情感需要,及时肯定其老大的位置,并鼓励大宝帮助父母一起照顾弟弟妹妹,这个先后的顺序尤为重要。

    35位家长参加了亲子沟通培训

    2013年3月,虞叶琴创建了“妈妈下午茶”公益平台,这是一个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平台。线上是“妈妈下午茶”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线下是周二下午两小时的面对面沙龙。通过平台预约报名,按报名先后确定人数,一般控制在6到10人之间,时间为两个小时,若产生了费用就AA制。“妈妈下午茶活动是‘自然生长’的一件事,最初是因为有人需要,渐渐地就形成一个仪式,后来在大家的支持下长成现在的样子。”

    一群妈妈们的下午茶,渐渐浇灌出爱的果子。去年年底,虞叶琴在妈妈下午茶的基础上再升级建立了协同成长联盟组织,针对固定人员开展一个相对系统和持续的学习。

    今年三四月间,协同成长联盟的35位家长参加亲子沟通培训师的系统培训,在通过考试后,她们将获得亲子沟通培训师证书,成为传播协同成长理念的35颗种子,得以带动和帮助到更多家长。据透露,这样的培训,以后每年至少一次。而今年培训的费用中,考试和教材费由家长自付,上课的老师费用则由一位妈妈下午茶的铁杆粉丝全额资助。她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更多的家庭像她一样受益。

    记者 滕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