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警界视点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逃四十载 桃李满警营

宁波“神捕”金国民光荣退休忆峥嵘岁月

金国民与徒弟依依惜别。 记者 崔引 摄

    C 宝典

    亲友轨迹追逃法、虚错信息追逃法、照片辨认追逃法、公安网信息追逃法、互联网信息追逃法、社会信息追逃法、反常信息追逃法、秘密力量追逃法——说起金国民的“追逃八法”,这是风靡警界,令逃犯闻风丧胆的“杀手锏”。

    2011年8月,公安部曾邀请金国民为全国刑侦专家讲解他总结的“金国民追逃八法”。此后,他在全国各地授课传授经验,他的“绝招”如今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刑警的“追逃宝典”。

    这份“宝典”是怎么修炼出来的?据金国民介绍,他调到刑侦大队后,主动承担起了追逃工作。他知道追逃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排查线索,锁定目标,二是抓捕。2003年,全国公安系统的信息网络己初步建成,他的眼睛为之一亮。

    他认为,传统的追逃技战法,过多地依赖人力,追逃民警满天飞,效率却很低,浪费警力、物力。创新追逃技战术,必须走科技化、信息化之路。综合利用好网络信息,去伪存真、破解密码,是提高追逃效率的捷径。

    可是,那时的金国民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但他没有放弃,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已经40多岁的人了,还笨手笨脚地练打字,最初练五笔打字时,每天口袋里都装着一张字根表,连吃饭时也要拿岀来看一下。几个月过后,金国民由电脑“菜鸟”,升级成了信息专家,在全市公安系统创造了一个令人赞叹的“奇迹”。

    这时金国民心中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21世纪的公安追逃战,应当是一场以信息为指导,综合电子战、网络战和心理战的模式。从此,金国民像着了魔似的,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分析逃犯的各类信息。

    金国民找逃犯为什么十拿九稳?这可不是一日之功,说来容易,真的做起来却是一件十分费力的苦事。同事们总是看见金国民坐在电脑前,将成千上万条信息梳理清楚,一次次耐心地复制、粘贴,然后逐一细致比对……

    金国民说,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判断。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和侦查经验,金国民完美地将他多年摸索出来的传统追逃技战法与现代信息战紧密结合起来,“金国民追逃法”由此闪亮登场。

    D “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镇海公安分局办公大楼的一句警语,更是金国民在追逃工作中身体力行的总结。

    据金国民介绍,追逃工作,不管是在排查线索时,还是在抓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抓住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细节弄错了,离逃犯可能就更远了。”

    前年6月,金国民在进行数据库碰撞时,发现潜逃14年的贵州省A级督捕命案逃犯胡某的妻子李某的行踪。在对关系人员逐一分析后发现他一名叫周某的可疑人员。

    让金国民认定周某是胡某冒名的是,他认准了一个细节:尽管胡某已经潜逃了14年,长相有了很大变化,但在那两张对比的照片中,两人的一个相同特征被金国民牢牢抓住。在随后的抓捕中,这个细节也完全得到了证实。

    还有一个故事让金国民印象深刻。2009年夏天,他经过分析排查发现,一名抢劫逃犯藏匿在嘉兴。在逃犯的照片信息中,逃犯是一个瘦高个,可是,在去其暂住房抓捕时,他和徒弟们没有找到那个瘦子,反而看到一个很胖的男子双手拎着水壶出来,而且其脸型跟照片上的逃犯不一样。

    不过,金国民在对方开口说话的时候,抓住了一个细节:这个胖子跟逃犯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特征,张嘴的一刹那就被金国民认出来了。经过审讯,胖子果然就是他们苦苦追寻的那个抢劫逃犯。

    最让徒弟们津津乐道的是对一名杀人逃犯的追捕。当时,大家已经锁定了这名逃犯,在抓捕的时候却发现完全是两个人。不过,金国民就是认准了抓来的人就是逃犯。后来的审讯发现果然如此,逃犯在作案后为了躲避追捕,专门花钱做了整容手术。

    E 传承

    金国民的“关门弟子”马奇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同行都流行一种说法叫“摘桃子”,大家见面或网上聊天说得最多的就是“新桃”“旧桃”。这个说法对师傅来说很形象,一方面“桃子”寓意逃犯,另一方面更说明师傅抓逃犯很有一手,犹如摘桃子一般顺手。

    在金国民追逃工作室,马奇峰如今已经挑起大梁,但他仍念念不忘金国民的谆谆教导,“师傅不只是传授给我们追逃方法,更是在实际工作中把他的经验倾囊相授。他平常总是把很多案情重大、潜逃时间久远的逃犯梳理出来,然后带着我们一一分析研究,一旦发现新线索就跟我们及时沟通,将一个个逃犯绳之以法。”

    马奇峰也已深得金国民的衣钵传承,他记忆尤深的是一次对逃犯细节的掌控。那是一个潜逃了多年的毒贩,马奇峰在梳理逃犯线索时,发现这个人的弟弟在镇海一家工厂打工。对比兄弟俩的照片,两兄弟的五官极其相似,乍一看还以为是同一个人。

    不过,马奇峰注意到一个明显的差别,逃犯的耳朵向外扩张,而他弟弟的耳朵并不外扩。正是抓住了这个细节,马奇峰确定贩毒逃犯是冒用了他弟弟的身份在镇海打工,最终将其抓捕归案。

    这些年来,金国民不仅在镇海带出了数十名徒弟,而且在全国各地授课交流经验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不记名弟子,甚至还有不少外地民警慕名前来求教,大家无一例外地都叫他师傅。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还有一名广东顺德的民警打来电话向他请教一起命案逃犯的追捕工作,他和善地回复说,会加班帮对方分析研究的。

    金国民告诉记者,对于自己的“独门绝技”,他不会敝帚自珍,反而希望更多的民警掌握其中诀窍,让更多的逃犯无处可逃。

    F 遗憾

    对金国民来说,追逃工作也有些许遗憾。他最不甘心的是,一个潜逃了15年的逃犯至今没有在他手上落网。

    那是2002年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河南商丘人洪某驾驶一辆油罐车,在镇海骆驼撞上一辆小轿车,造成3人死亡。事发后,洪某弃车逃逸,至今仍逍遥法外。10多年来,金国民多次去了洪某的河南老家,还数次赶赴他可能出现过的新疆、广东、陕西等地,行程数万公里,但都一次次无功而返。

    就在上个月,金国明60岁生日的时候,他再次主动请缨赶赴河南,却也再次失望而归。不过,他说,尽管自己要退休了,心里有些遗憾,但他还是会盯住这个案子,协助徒弟们一定要把洪某揪出来。

    G 回归

    2014年4月,金国民在追捕了30多年逃犯后,被调至区公安分局担任工会主席,正式从一线追逃工作退下来,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对角色的转变,金国民感觉不错:“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都是工作嘛。”下班后,他会拉着妻子的手去公园遛弯。这是妻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之前尽顾着抓逃犯了,没能给家人足够的时间。”他将头转向一边,表情中带了一丝愧疚。

    没能陪伴女儿成长是金国民一生的遗憾。由于自己经常没日没夜地在外地追捕逃犯,带孩子去游乐园,辅导孩子功课,都是妻子包办。“那时候真的是太忙了,一年到头,基本都在追逃。”金国民说。

    而今,这种缺憾在小外孙身上找到了弥补。“看,这张是他在游泳,这张是我们一家人在九寨沟旅游……”金国民将自己手机上保存的照片一张张地翻出来,兴致勃勃,言语间满是难以掩饰的满足。此时的他,是一位普通的慈祥外公。

    H 新的起点

    说起退休后的打算,金国民说,他想趁着自己身体硬朗多出去走走。“我以前总是在追逃路上,没时间也没心情去看风景名胜,以后可以专门去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拿着女婿送的照相机,他自己摸索着学会了拍摄技术。这不,记者在镇海公安分局办公大楼的走廊上看到了金国民拍摄的几幅风光照,连随行的摄影记者都不住地赞叹说拍得不赖。

    金国民还一直有一个想法:扶困助学。他说,以前工作太忙,没这个精力,也曾结对助学过,但都不知道结对的学生过得怎么样。现在要退休了,一些同学、朋友联系也多了,他又提出了这个想法,助学的倡议一发出,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金国民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爱心群,每个人每天捐出一元钱,有专人管理财务。去年成立之初还只有10余人,如今已经40多人了,很多人都慕名加入其中。上个月底,他们还专门派人到贵州跟当地5名中学生结对助学。

    金国民说,这个事情才刚刚启动,他会逐步完善,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做公益事业,在社会上传递正能量。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林炳潮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