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罗红媛) 和孩子共读一册绘本,正成为甬城许多家庭一项重要的休闲活动。不过,如何更好地开展亲子阅读,也是不少家长共同的困惑。前天,在海曙区文体中心室外广场,一场阅读嘉年华活动吸引了600余户家庭参加。在现场,记者找到两位在亲子阅读方面颇有心得的家长,听听他们对亲子阅读的见解。 活动现场,7岁小女孩鲁馨岳上台表演了题为《憋不住了,快要憋不住了》的亲子讲读节目,逗得台下其他小朋友咯咯笑个不停。 《憋不住了,快要憋不住了》讲的是小朋友睡梦中找厕所的故事,大家都是“过来人”,自然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最后是尿床了。可这个生趣盎然的故事,一度让妈妈岳琴心里有点小介意,女儿怎么没按自己的设想,喜欢一些“高大上”的儿童读物? 岳琴告诉记者,最早买的绘本有涉及上天入地各种知识的,也有帮助宝宝管理情绪提高综合能力的。然而,小家伙对这些都不太感冒,反而在书店里看中了各种搞怪的绘本,尤其是对马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非要买一本名为《神奇的马桶》的小绘本,回家后翻看了几十遍也没腻。 “我这才意识到,做家长的不该拔苗助长,不该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孩子身上。”岳琴说。也就是从这个一点也不“高大上”的绘本开始,孩子喜欢上了阅读。 11岁的周楚笑爱学又会玩,知识面很广,在学校里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这要归功于他有个聪明又有心的妈妈齐玉芳。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齐玉芳无意中得到的灵感。“有次带他去公园,看到许多盛开的花。回来后,突发奇想把一些花的绘本拿出来给他看,没想到他看得眼睛放光。”齐玉芳回忆,自此,她就想办法把“线上”阅读和“线下”游玩结合起来。 去动物园前后,齐玉芳都会找出动物的绘本来给儿子看;去植物园前后,则会找出各种花花草草的绘本给儿子看;去海洋馆前后,就找一些海洋生物的绘本给儿子看。 岳琴曾是幼儿园老师,齐玉芳是心理咨询师。这让她们在孩子的早教上有一定优势,坚持亲子阅读几年下来,她们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在绘本选择上,讲究循序渐进。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字到有字,从简单字词到完整句子,儿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要试图“跳级”。也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然后加以巧妙地引导。 最好形成规律阅读的习惯,定下每周读几本,每月读几本的任务,在家里制造书香气氛。最后,爸爸也要参与亲子阅读。那么,怎么对付不自觉的爸爸?很简单,买一些标题中有爸爸两个字的绘本,孩子自己会要求爸爸陪读。
|